北京市卫生计生委13日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投入健康服务领域。北京允许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的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前提是保障资产安全、医疗质量安全且具备相应管理能力。同时,严格控制并逐步压缩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规模,为社会办医留出空间。
医院“特许经营”年内将出细则
钟东波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说,特许经营是企业常用的方式,公立医院特许社会资本经营包括特许方公立医院的商标、专利、技术、经营管理模式等,这些经营资源授予受许方使用,并按合同约定的模式经营,最后受许方要给特许方一定的使用费用。到2015年,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床位配置达到每千人一张以上。
钟东波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转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本市群众的健康服务需要与需求也不断增长、日趋多样化。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等需求快速增长。慢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个体化的健康管理与促进更显重要。
为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意见》提出要大力支持社会办医,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其中《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允许公立医院在保障资产安全、医疗质量安全且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前提下,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开展与社会资本的合作。
也就是说,通过公立医院的优质医师资源向其他医疗机构输出,提升其他医疗机构的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为民众提供更多就诊及健康服务的选择,也从一定程度上为公立医院带来收益。
在“特许经营”的模式中,如何保证公立医院对社会资本办医的系统管理进行控制,保证医疗技术质量及服务的优质问题,钟东波表示,“特许经营”合作中,合作双方具体签订的合同内容需经过相关审批。市卫计委也将对这一举措的实施及保障公立医院的资产安全方面进行风险评估,避免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据悉,这是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公立医院“特许经营”概念。对于其中涉及的政府部门如何审批、如何监管等问题,钟东波表示,将会按照市政府的意见,出台配套文件细则。按照规定,相关细则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制定完成。
医疗界专家表示,特许经营的方式有助于公立医院的好技术、优秀人才和管理迅速输出,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同时,公立医院通过这种方式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不过,要注意避免这种方式存在的风险,比如有人拿公立医院的名义招徕患者,但是又达不到应有的质量水平和标准,就会变成对患者的欺骗。
特许经营是否会带来风险?
钟东波坦承,特许经营并非“零风险”。比如,有人拿公立的名义招来患者,但是又达不到应有的质量水平和标准。“这样的话可能就会变成对患者的一种欺骗。”
同时,如果对公立医疗机构监管不到位,可能会出现国有资产的流失。
另外,特许经营由于挂了公立医院的名,患者可能会认为合作双方“是一家”,一些医疗矛盾也可能会相互“传导”。
因此,钟东波一方面强调,特许经营的前提必须是资产和医疗质量的安全。他认为,商业特许经营条例采取的是“事前审批”模式。医疗领域的特许经营,要求应当更加严格。
“特许经营应该是在目前的政策和法律的框架下,为公私合作开辟了一条路径。”他表示,政府也会密切监测实施效果和发现的风险,及时作出不断完善。
压缩公立医院特需服务 为社会办医留出空间
此外,为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意见》还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并逐步压缩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规模,为社会办医留出空间。鼓励社会资本以托管、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整体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在具体政策措施中,坚持放宽市场准入,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进一步开放市场和降低门槛。非公立医疗机构用能、用水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政策。
公立医院“特许经营”究竟前景如何?我们期待细则尽快出台。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