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发表在Ann Intern Med的美国医师学会的系统评价和网状荟萃分析,探讨了发作性偏头痛急性发作的药物治疗。
背景
偏头痛较常见,影响15%的美国人。
目的
比较药物治疗成人发作性偏头痛的利弊,并评估成本效果。
数据来源
检索了截至2024年10月的三个电子数据库、灰色文献和参考文献列表。
研究选择
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以英语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
数据提取
由一名审查员进行数据提取,并由另一名审查员复核。由两位审查员独立评估偏倚风险和证据可信度(certainty of evidence,COE)。
数据综合
荟萃分析和网状荟萃分析纳入21项头对头试验和165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与对乙酰氨基酚(低COE)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高COE)相比,曲普坦类药物在2小时疼痛缓解和48小时内无痛维持方面更有效。曲普坦类药物和对乙酰氨基酚联合用药对2小时疼痛缓解和48小时内无痛维持方面效果优于单用对乙酰氨基酚(中等COE),但不优于单用曲普坦类药物(低COE)。与对乙酰氨基酚(低COE)、吉泮类药物(低COE)、NSAIDs(高COE)和曲普坦类药物单药治疗(中等COE)相比,曲普坦类药物和NSAIDs联合用药在2小时疼痛缓解和48小时内无痛维持方面更有效。然而,曲普坦类药物方案通常有更高的不良事件风险。一项研究发现,曲普坦类药物比地坦类药物和吉泮类药物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
局限性
评估仅限于随机对照试验。许多比较尚缺乏足够的证据以得出结论。
结论
曲普坦类药物及其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仅使用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
声明
本文为专业研究人员文献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其语言表述不能完全反映原文献的研究内容,仅为读者提供信息参考。如需了解文献研究的详细情况,需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检索路径,查找并阅读原文献。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 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1]GARTLEHNER G, DOBRESCU A, WAGNER G, et al.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Acute Attacks of Episodic Migraine: A Systematic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for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J]. AnnIntern Med.,2025,178(4):507-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