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抽血打针不仅是每个孩子的噩梦,更是对医护人员的考验。他们除了需要精通快速寻找血管、“无痛”扎针等专业技能外,还需要练就一套安抚患儿哭闹的绝技。糖果、小玩具、针管都能被医护人员拿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绝技统统都过时了!
近日,加拿大儿科疼痛研究中心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旨在考察机器人能否在儿童抽血打针时有效减轻他们的痛苦。研究负责人Christine Chambers博士表示,在北美有一些儿童医院已经引进了机器人,但这些机器人是否能有效减轻孩子们的疼痛还缺乏数据支持。但我们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将研究结果刊登出来,更重要的是真正将研究转化为儿童们的福利。
曾经有研究表明,婴幼儿害怕打针抽血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1、接受治疗时表现出畏惧感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反应之一;2、陌生环境刺激他们的恐惧感加深;3、被其他孩子的哭声感染;4、家长或医生的强制束缚加剧了孩子的反抗和恐惧。也就是说疼痛并不是引起大多数孩子在打针抽血时哭闹和反抗的最重要的原因。转移打针儿童的注意力或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战胜恐惧是减轻他们痛苦的有效方式。
研究发现,具有可爱外观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和医院里的患儿做游戏,如玩儿剪刀石头布;帮助患儿在打针前放松,如教他们深呼吸;单纯地陪伴在患儿身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等。这些可以大大减轻儿童在打针时的焦虑,让他们感觉没那么疼。
研究人员将继续收集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反馈信息,以研究机器人在儿童诊疗中可发挥的最大作用。据介绍,加拿大的儿科采血诊所将在今年年底使用机器人。
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已经开始使用导诊机器人,未来这些机器人的工作领域将逐渐扩大,包括在儿科安抚打针的儿童。然而,这并不是说医护人员在诊疗中可以完全不用投入人文关怀。不论科技如何进步,机器人永远无法取代医生带给患者温暖!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