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中国、英国和丹麦学者发表在《Eur Heart J Cardiovasc Pharmacother》的一项基于中国人群的队列研究,考察了接受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vs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新发晕厥的风险。
背景和目的:晕厥是一种对诊断和治疗提出重要挑战的症状,并给医疗系统带来显著成本。已经证明,SGLT2i具有心血管获益作用,但其对晕厥的可能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该研究比较了SGLT2i和DPP4i对新发晕厥的有效性。
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的全地区队列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香港接受SGLT2i或DPP4i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结局为新发晕厥住院、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应用多变量Cox回归和使用倾向评分的不同方法评估SGLT2i vs DPP4i与晕厥事件和死亡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匹配后,总共纳入37502名T2DM患者(18551名SGLT2i使用者,18551名DPP4i使用者)。在5.56年的中位随访期,907名患者(2.41%)新发晕厥住院,2346名患者(6.26%)死于任何原因,其中471人的死亡(1.26%)与心血管原因有关。在全调整的模型中,与DPP4i使用者相比,SGLT2i治疗与新发晕厥风险降低51%(HR,0.49;95% CI,0.41~0.57;P<0.001)、心血管死亡率降低65%(0.35;0.26~0.46;P=0.001)、全因死亡率降低70%(0.30;0.26~0.34;P<0.001)相关。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达格列净(0.70;0.58~0.85;P<0.001)、卡格列净(0.48;0.36~0.63;P<0.001)和艾托格列净(0.45;0.30~0.68;P<0.001)与晕厥的相关性相似,但恩格列净(0.79;0.59~1.05;P=0.100)的相关性减弱。亚组分析表明,与DPP4i相比,SGLT2i与T2DM患者发生晕厥的风险显著降低相关,无论性别、年龄、血糖控制状况、Charlson合并症指数如何,并且在基线时使用常见心血管药物和大多数降糖药物的患者中,这种相关性保持不变。
结论:与DPP4i相比,SGLT2i与T2DM患者新发晕厥风险显著降低相关,无论性别、年龄、血糖控制程度和合并症负担如何。
(选题审校:吴紫阳 编辑:丁好奇)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Eur Heart J Cardiovasc Pharmacother. 2023 Nov 14:pvad086
New-onset syncope in diabet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 versus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a Chines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