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新鲜出炉 三级医院只勒紧裤腰带还不够
2022-02-11
638

公立医院发展,将告别粗放扩张的旧套路,进入内部挖潜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2月9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抓好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落实的通知》,并同时新鲜出炉了《各省(区、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
 

《指标》共包含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7项,共同描绘了未来我国公立医疗体系的整体蓝图。从这些指标看来,三级医院只勒紧裤腰带,恐怕远远不够。

 
三大指标 助推分级诊疗体系
 
第4条二级指标,是三级公立医院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即业内俗称的“门住比”。计算方法是去除急诊、健康体检之后的门诊患者人次数,除以出院患者人次数。
 
“门住比”的高低,反映了门诊就诊的患者,多大比例需要住院,也就是门诊患者中,多大比例属于疑难杂症。“门住比”高,往往意味着医院门诊接诊了大量无需住院的轻症患者。
 
现实中,三级医院虹吸了大量本该去基层医疗就诊的轻症患者,“门住比”居高不下。
 
《指标》明确,设置此条的目的是控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
 
第5条二级指标称,要逐步提高县域内住院量占比,也就是所说的“大病不出县”的比例要提高,小病自然更应尽量留在县域内接受治疗。
 
第6条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要达到合理水平。“合理水平”是什么水平?按照国家有关分级诊疗的要求,应该是65%。
 
这三条指标,同时指向“助推分级诊疗体系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局面。
 
第9条,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这是将分诊诊疗中重要的工作——疫情救治拎出来,进行了强调。
 
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三级医院突出“提能”
 
在“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方面,《指标》设置了6项指标,如果上一个指标体系大都指向基层和分级诊疗,这一个指标体系大都是针对三级公立医院的要求。
 
第10条,三级公立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值),计算方法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总权重/分析病例数。这是对医院落实DRG的情况提出了要求,反映了医院的管理能力。
 
第11条,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这再次强调了三级医院做复杂手术的能力,也回应了逐步提高药品、耗材之外的医疗服务收入的要求。未来,外科实力强的医院未来会更占优势。
 
第12条,三级公立医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要求是“逐步提高”。这反映了医院的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拒绝为科研而科研,拒绝为职称而科研,强调科研的初心是为了改善实践。
 
第15条,全面提升公立医院临床安全用药水平,反映各公立医院合理用药政策的落实情况。
 
中医院 中医特色不能丢
 
第13条,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门诊和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以及第14条,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强调了中医院要保留中医药特色。
 
根据,2021年12月30日,医保局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DRG。由此,中医医院暂且可以不用面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洗礼,但条件是中医特色不能丢。
 
暂不实行DRG,或因要保护中医药,也或因将DRG应用到中医系统有难度,难在付费标准难确定。
 
广西柳州试水了“中医DRG”,中医院报上来的80多个中医治疗病种,最后表决通过的只有10个。保留下来的10个病种,有一个共同点,内科和手术的治疗方法差别非常大,但是能够保证中医的治疗方法,一样可以达到手术的效果,例如骨折。
 
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强化“精打细算”
 
一直以来,公立医院一直在强调“公益性”,仿佛救人这事,就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能精打细算。
 
2020年6月,国家卫健委启动“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随后又陆续发布了包括成本核算、运营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等四个运营管理的文件。这显然是既要建立提升效能的制度体系,也昭示着公立医院不能精打细算。
 
第16条,三级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第17条,实现收支平衡的公立医院占比;第18条,管理费用占公立医院费用总额的比重;第19条,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这些指标导向十分明确——控费、控费还是控费,值得医院管理者注意。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调结构强保障
 
在“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方面,设置了6项指标。尽管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为一个目标发力,这个目标就是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这才是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的根本所在。
 
第20条,年内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地市占比,旨在实现三医联动所说的“腾笼换鸟”。
 
第21条,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比例,直接监测医院收支结构是否扭转。
 
第22条,按病种付费(DRG、DIP、单病种)的住院参保人员数占公立医院总住院参保人员数的比例,明确要加快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第23条,无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非流动负债的公立医院占比,反对医院债负债经营。
 
第24条,人员费用占公立医院费用总额的比例,要求合理确定。人员费用占比过低,会影响医护的工作积极性;占比过高,则会影响其他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合理是要义。
 
指标25为“公立医院人员薪酬中稳定收入的比例”,强调了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但具体稳定收入的比例应为多少,没有给出具体数值,也反映了薪酬制度改革的风险挑战不小,仍需谨小慎微。
 
吃透指标 拥抱挑战
 
庄一强指出:“整体来看,《指标》的可操作性还是蛮强的,因为很多评价指标都和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有所重合。后者已运行3年,无论是官方还是医院,都有一定经验,这次只是把这套标准推向全国所有公立医院。”
 
总之,这是一个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年代,默守陈规将被时代无情抛弃。院长们需拥抱改变,吃透指标,确定自己的管理策略是否符合大势,做出最佳的管策略,才能在改革浪潮中屹立不倒!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8+27,国务院发布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

(2)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