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好沟通化解医患之间的“雾霾”
2014-09-24
341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医疗纠纷经常发生,杀医、伤医、医闹事件频频登上头条,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大多医患纠纷缘于医患沟通不畅。其实,多跟患者沟通、多为患者着想是可以减少或避免一些医疗纠纷的。那么,医生应该如何与患者沟通呢?

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在两会上指出,医患沟通得越少,问题就会出得越大。病人等待的时间长,但医生给病人的时间少,就难免出现医患矛盾。

武汉市武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宏伟从正面佐证了钟院士的话。她从医20余年,从不怠慢患者的提问。即便一时解答不了,她也会留下患者电话,无论是上班还是休假,查阅了相关医学资料后就回复。为此,她的手机里储存了上千个患者的电话号码。对前来向她求医的患者,她更是认真地听患者描述病情,详细地问询病史等,再明确诊断制订治疗方案。病人看到她对每一个病人都如此耐心,即便候诊多时,也心平气和。他们常说郭主任就是“我们的健康咨询师”、“我们的家庭医生”。

某医院建立了“流动护士站”。流动护士工作站避免患者到处寻找管床护士,减少传呼器响铃次数,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护患感情,同时减少护士跑动时间,减轻护士工作强度。以前,遇到病人多或工作高峰时间,护士顾及不到,有时病人需要多次呼叫,甚至要过来催促。病房一天下来,护士跑得腿都软了,更重要的是怕跑来跑去浪费时间,耽误病人的病情。现在把流动护士站设在病房门口,随时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和需求,既安全,又节省来回的时间。

责任护士以治疗车为工作站,将治疗车推至在离病人最近、最方便工作的位置,完成病人全部护理工作,输液班护士及时将配置好的静脉输液药物送至流动护士工作站,责任护士不用离开病房,保证随时在病人身边服务使护士减少了往返于治疗室、病房、处置室的奔波时间。流动医生站和护士站的设立,是真正从小细节上把方便带给患者,让医生、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病人身边,为患者提供直接、随时的服务。而且自己的病人自己最熟悉,这么做有利于患者。

态度也重要

当医生,技术很重要,态度也很重要。医生对患者态度好,对每个人不管是当官的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笑脸相迎、有耐心,医患关系肯定会有所改善。相反,态度冷漠、服务意识不强、不尊重患者必然会使患者不满。

医生多说“请”字,护士们不是直呼病人姓名或床号,而是称呼病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医患的距离不就更近了吗?

说话技巧及艺术

古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

门诊医生和病人话少,急诊医生更少,容易让病人和家属不知所措。有医院为急诊医生培训“说话技巧”,教授医生怎样理解家属心情,怎样用最快的时间、最适合的语气告知情况。

外科医生术前谈话也需要技巧及艺术。

术前谈话就是医务人员在执行手术操作前同患者及家属谈清患者的病情、将要实施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并及时解答其咨询,以便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难免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或者对手术及预后有顾虑。术前谈话也是解决病人心理负担,做好心理准备的必要措施。因此医务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以及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因体位造成的不适等以恰当的言语和安慰的口气,对病人作适度的解释,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和术后治疗。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有的人谈话后病人对医生非常信任,容易接受医生的医疗措施,即使出现一些并发症或意外情况,病人及家属也理解,也不会出现医疗纠纷。然而有的人谈话后或仅因一句话就会让患者对你不信任或被你吓坏,甚至放弃手术也不时发生。

术前谈话需要技巧,谈话时应注意通俗易懂、以情感人,避免谈话生硬。医患之间应互相沟通、相互理解,不应以领导命令式的口吻,如:你的病有生命危险必须动手术,不然就要命;手术都是有风险的,也是不可避免;手术后情况或预后情况难说或不知道。患者自然对你的话难以接受或对你产生不信任感。而应以朋友亲人的口吻交流,如:根据你的病情,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需要行手术治疗,如果不手术治疗,病情会怎么样,如果手术,手术当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手术后恢复如何,预后一般较好,假如我是你我会怎么样等。自然患者容易接受你的治疗方案并对你特别信任。

谈话的内容一般包括疾病的诊断,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术后治疗及预后估计等方面,应向病人及家属作详细介绍和解释,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和同意,并让病人家属协助做好病人的心理准备,配合整个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换位思考

要想让医生和患者对就诊过程都满意,需要医患双方换位思考。一方面,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又担心自己的病情,讲述最多的常常不是自己得病的感受,而是求医的过程。因此,当患者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医生打断时,往往感到很不满。另一方面,医生注重的是如何为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特别是信誉比较好的医生,关注更多的是治疗的效果,再加上问诊时间有限,很多医生顾不上和病人沟通,对病人的感受可能考虑得也少一些,这就难免造成医生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力,而患者仍然不满意,其实这也是患者预期和医疗现实之间的差距。

沟通技巧与医术同等重要。多一份沟通,多一份和谐!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