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穿绿色手术服 莫非是为了…
2018-05-29
338

我们之所以称医生为“白衣天使”,部分原因就是在我们印象中,医生总是身穿白大褂。那为何进了手术室又换成蓝色或绿色的手术服呢?对于这个问题,小伙们的回答可真是妙趣横生:

@puma小姐:成天都穿一样的衣服你让女医生怎么活?当然得抓住机会换一件。

@小耿:白大褂的作用是保护皮肤和衣服。做成白色首先是容易看出哪里有脏东西、便于清洗;也显得干净一些。另外可能是想保持最简单的颜色吧,没有必要染成别的颜色。当然后来成为一种文化标志固定下来了。后来出现粉红色的护士服是为了照顾病人心理。手术穿的蓝色或绿色的手术服,大部分是一次性的,可能因为生产工艺需要而做成这种颜色。

@nipper:颜色的心理安慰作用。绿色与蓝色手术服相对耐脏,可以令手术工作过程更顺利。粉红色的护士服让病人觉得温馨。可白色衣物上有鲜红、发黑、发黄的血迹污迹,会更醒目,从而影响病人与医护工作者双方的心情。如果外科医生穿的是藏青色、灰色、墨色的防水连体工作服,成本会更低。但病人会觉得医院不是在治病,因为屠宰场的主刀师傅也是这么穿的。

虽然小伙伴们的回答让人忍俊不禁,但离事情的真相相去甚远。在揭晓真正的答案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医生服装的演变史。

医生服装的演变史,是医学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的一个小缩影。

20世纪前,欧美医生的穿着都很绅士。戴着高耸礼帽,穿着灰色长袍,穿行于医院里。那时,现代微生物学与消毒的概念尚未建立,医生的这身打扮完全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血迹、灰尘等污染藏在长袍下面的衣服。至于为什么设计成灰色,原因有点自欺欺人,当时认为灰色可以让污渍不那么显眼,即所谓的“眼不见为净”。

中世纪的欧洲,医生们还会佩戴“鸟嘴面具”,这就是著名的鸟嘴医生,一身从头到脚的灰色或黑色长袍,看上有点儿吓人。因为当时一种烈性传染病——黑死病肆虐欧洲,鸟嘴医师的恐怖装扮除了保护医生,还被赋予了吓走病魔的用意,是人类与瘟疫斗争的历史见证。

因当时的消毒概念尚未建立,工作服只是用来防尘,所以一件工作服常常是穿到坏都不会清洗、消毒。每年医院有大批患者因院内感染而死,但当时却认为是离奇死亡。

1856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了乳酸杆菌和巴斯德杀菌法,医学发展进入了微生物时代。1862年,巴斯德用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细菌只能来自细菌,不可能凭空产生,自此人们才知道伤口的腐烂和疾病的传染都是细菌在作怪,消毒灭菌理念逐渐被大家认识。1865年,英国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参考巴斯德的成果,提出缺乏手术消毒是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最早对外科手术消毒进行了推广。此后,身穿白大褂才逐渐流行起来,医务人员也被成为“白衣战士”。

李斯特为什么选择白大褂作为医生工作服呢?原因有三:

1、白色容易清晰观察污渍,及时处理。

2、白色柔和,不容易刺激患者。

3、如果彩色衣物定期清洗消毒会褪色,所以选择白色。

当然,也有医生抱怨:“现在的白大褂不好看,千篇一律,没有特色,医院里到处都晃着穿白大褂的人。”但也有很多医院或科室在白大褂的细节上做足了功夫,比如在口袋部位绣上医院的图标,标注清楚科室、姓名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手术室的医生不穿白大褂,换成蓝色或绿色的手术服?莫非外科医生都偏爱冷色系?其实,外科医生们选择蓝色或绿色并非偶然。

有一天,一个医生手术时把视线从红色的血液转去看白色制服时,突然出现了视力模糊的状况,甚至还看到了绿色的脏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叫做后像(afterimage)的视错觉,即长时间看一种颜色,当转移视线看别的地方,看到刚才那种颜色的互补色,比如说,红对绿,蓝对橙,黄配紫。这会影响外科医生的视觉和判断,对病人来说十分危险。当人们明白了互补色的原理以后,就再也不使用白色的手术衣了。

蓝色和绿色是人的内脏以及血液颜色的互补色,所以现在的手术衣和手术室都是蓝色和绿色的。

当然,除了缓解视觉压力,穿蓝色或绿色的手术服还有几大好处:1、绿色代表生机,医生穿着绿色手术服能给人一种生命的希望;2、红色的血弄到绿色的布上,会看上去像是黑色的,不会有血淋淋的感觉。3、绿色的衣服和消毒巾要反复多次高温消毒,需要染料相对耐久。4、深绿色=无菌布,这已是一种约定俗成,医生在手术室都会条件反射的避让之以免将其污染。

最后,我们真庆幸自己生在了有绿色手术服的年代……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