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我们或许不会去深究,比如外科医生一般穿的手术衣非蓝即绿,为什么他们不像门诊医生那样穿白大褂呢?不仅如此,一些医院连外科手术室的墙壁都刷成了蓝色或是绿色,难道医生们都偏爱冷色系?
上世纪初,外科医生的手术衣是白色的,因为白色是干净的象征,但是后来变成了蓝色或绿色。蓝色和绿色手术衣被外科医生们采用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颜色是人的内脏以及血液颜色的互补色。
德国生理学家黑林(Ewald Herring)于19世纪50年代提出颜色的互补处理(opponent process)理论。他不同意流行的杨-赫尔姆霍兹的三色素理论,认为人眼中有三对互补色处理机制,三对互补色是:蓝黄、红绿、黑白。每一对中两种不能同时出现,两种互补,只能有一种占上风。三对互补机制输出的信号大小比例不同,人眼色觉就不同。黑林提出这种理论是因为受到颜色负后象现象的支持。颜色负后象现象比如,长久注视红花之后,再观看白色背景,你会看到青色的花。
选择蓝绿色作为手术衣的原因和我们的大脑对颜色的感知方式有关。一个颜色的饱和度越高,我们就越容易看到它的互补色。如果医生在一个墙壁被涂成蓝绿色的手术室里,看到穿着蓝绿色手术衣的同事,那么在手术过程中,他的眼睛就会更容易分辨蓝绿色的互补色——红色,也就是人的内脏和血液的颜色,他也就能更加精准地做手术。
如果把手术衣和墙壁都变成白色,那是万万不能的。白色不仅仅会引起眩光,还会让人容易产生一种叫做后像(afterimage)的视错觉。后像是一个视觉生理现象,其在视觉刺激停止后的形象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形象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视觉后像包括正后像和负后像两种。正后像是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或颜色与刺激相似的视觉后像。负后像是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性质与刺激相反、颜色性质与刺激互补的视觉后像。
在紧张的外科手术中,外科医生会紧盯红色的人体内脏,如果此时他们看向穿着白色衣服的同事,或者扫一眼白色墙壁,他们往往会看见红色的互补色——蓝绿色。这些蓝绿色的后像会影响外科医生的视觉和判断,虽说只是持续几秒钟,但对病人来说非常危险。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