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科医生的话题又上了头条:深圳儿童医院175名医护辞职;深圳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一名儿科医生被逼下跪;东莞常平医院怀孕儿科医生被打反被拘;浙大医学院儿科班招生仅10位报名;北京市海淀医院发布停止夜急诊通知。这几起事件让我们看到目前我国儿科医生的生存状态:风险高、人才流失严重。最终的受害者是谁?恐怕患者和医院都不是赢家。
如果说以上内容还只是基于个别事实的判断,那《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以下简称《统计年鉴》)对全国情况的统计结果,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儿科的问题。
2014年,儿科医师数量在全国医师总数中排名第八,数量同比减少16%,成为人员流失最严重的科室之一。中国医师协会统计,全国儿科医生有6万多人,缺口达20万左右。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1.46。二孩生育高峰来临,这意味着儿科现状将雪上加霜。
儿科医师流失严重,但同时门急诊人次数却在显著增加,形势严峻,医师负担加重。儿童医院2014年的诊疗人次数达到51.1百万人次,在所有的专科医院中排名第一。
2014年,儿童医院的病床使用率高达103.8%,仅次于肿瘤医院,排名第二。病床工作日达到378.9日,仅次于肿瘤医院,排名第二。这亦可反映出儿童医院患儿多,需要加床才能满足病患的需求。目前国内的儿童医院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哪个城市的儿科医生最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上海、北京,而是广东。广东以36.1百万人次的儿科门急诊量,排名第一,比上海和北京的儿科急门诊量多出三倍多。其次为江苏和浙江。
2014年,《统计年鉴》中所列的30种疾病的人均住院医药费,儿童支气管肺炎为2683.8元;儿童感染性腹泻为2032.1元,是30种疾病中人均住院费用最低的。
2014年,中国医生平均年收入7.2万元。各科室中,儿科医生收入位列第17名,平均年收入为6.3万元。
儿科的医疗需求与儿科医生严重不足和过度流失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儿科医生的工作和儿科医患关系的压力。这些问题,以及其背后的医生收入低下、不被尊重,又进一步加剧了儿科医生受到打杀的可能。
虽然医生工作累是众人所知,虽然医生这一行需要做好奉献的准备,但人是有尊严的。如果没有尊重、得不到认可,甚至被打压,再坚强的人也会有失去信心和迷茫的时候。
儿科医生需要得到尊重和爱护。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若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得自己尊重自己”。试问,现在的医疗行业尊重过儿科医生吗?重视过儿科医生吗?好在问题凸显之后,儿科相关问题被列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希望政府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改善儿科医护的从业环境。别等到有一天,因为没完没了的医闹、打杀,大批儿科医生离职;别等到有一天,孩子生病了,却找不到儿科医生医治。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