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波:儿科降分“救急”实际是政策歧视
2015-12-25
295

冬春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儿科门诊量明显上升。近日,有多地报道,儿科医生日接诊量破百,北上广相继出现“儿科医生荒”。许多人开始担忧,二孩政策即将落地,将来谁来给孩子看病?儿科医生抓襟见肘,当务之急是扩充资源,可是如何扩充?“降分”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妨听听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的看法。

廖新波说,统计显示,我国每千人儿科医师数为0.36,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为每千人1.46)。按1∶1000的比例估算,全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而且近几年来,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约5000人。

当前儿科医生可谓“珍稀动物”。本来就稀缺的专业,比其他专科的任务和压力都重,因为儿科不是专科,更不是缩小的内科。儿科几乎覆盖临床医学的全部学科,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持。加之社会对儿科医护人员的不理解以及偏见,致使儿科专业的发展有傲立冰峰之悲壮!

中国缺少儿科医生,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扩充。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发文表示,对儿科的“冷门”专业实行降分准入政策。政策一出即引起医疗界和社会的广泛争议。这种方法不可不称之为危难之下的“救急”方法。不过,廖新波认为,这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表面看是政策优惠,而实际是政策歧视。对正在儿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也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心理打击,使他们的敬业度和专业精神一下子掉进冰谷。

这一政策也将使后来者认为,儿科不是精英要去的地方,而是医生专业的最后选择。有人打趣道,以后儿科医生的自我介绍得着重强调——我是2015年以前的儿科医生。这种政策决定欠缺了对专业的尊重,后续将带来一系列的信任问题。

廖新波说,作为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医学教育在许多国家均被视为“精英教育”。成绩好的才能进入,成绩不好的,根本连进入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因为医科自身“自由职业”、收入高和工作稳定之外,受到社会尊重的特点,报考医科的都是高分人群,都是最顶尖的学生。相比整个外部世界,中国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

廖新波认为,中国的医学教育是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机会教育”的。因为一开始,并不是高分者的第一选择,给次高分者机会;当读完高至天花板的书后,再进行规范化培训与考试;考完之后,并不是根据自己的理想选择专业,而是根据行医过程中“附加值”多寡来选择,形成了“低分者”被迫选择冷门专业。一切都在机会中选择。假如中国考生高分者望医却步,导致从医的门槛低很多时,何来精英之说?社会如此看待医生这个职业已经令人感慨了,现在连卫生部门也对自己的医生如此失去信心,其心可悲矣!

对于解决儿科医生缺乏的问题,廖新波有两个建议。一是在招生时就开始“计划”未来需求量。各专业根据社会的需求设定年度需求量向社会招聘,所有专业单列考试,让考生试前选择。这样既可以避免歧视,又可以使考生根据供需与爱好来选择。如果考完再选择,通过降分的方式“处理”无人报考的专业,则必定会使冷门专业雪上加霜。二是通过提高短线专业的最低工资或服务价格来吸引医生的扩充。尤其儿科,其“创收”能力不如其他专业,更多的是用时间和技能对待患者。

把儿科医生放在整个中国大背景下,我们还能看到儿科医生也是只在大医院才有“凝聚力”。从这一点来看,儿科医生的现状也折射出中国医生整体的执业环境、身心健康和医疗安全问题。

中国医生的问题是医改的重要问题!医改多年之所以迟迟不凑效,其根源就是没有解决医生的问题!而医生的问题,根本在于医生的知识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医生难以流动,只有在大医院才可能生存得“像样”些,这样的生存状态使人味同嚼蜡。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