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医学巡讲团能否拯救“医患沟通”?
2015-11-19
466

近二十年来,和谐的医患关系不复存在,医患关系变得紧张、矛盾迅速增加、纠纷趋于复杂。近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召开市属医院人文医学巡讲启动会暨巡讲团成立大会。人文医学巡讲团能否拯救贫瘠的“医患沟通”,推动人文医学发展?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宣布,由25名优秀骨干讲师组成的人文医学巡讲团,计划于明年6月30日之前到22家市属医院巡讲,课程内容包括人文医学概论、医患沟通技能和人文医学应用等。

据悉,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从2012年开始,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开展市属医院人文医学培训师资队伍培训。截至目前,已为市属医院培养人文医学培训师资150余人,人文医学巡讲团的成员就是从历次培训人员中选拔出的。

当今,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但时常惊闻医患纠纷甚至医闹、伤医、杀医事件。人们不禁要问:现在怎么了?医患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是商业买卖关系,还是共同面对疾病的朋友关系?其实,医者和患者有着共同的目标——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目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但无论如何,医者和患者之间应是携手共同面对疾病的朋友关系。

医患双方只有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充分沟通交流,并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上为对方考虑,医患紧张关系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医患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医者不只医病,也是医人。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科学精神,还要具有人文情怀。医务人员要以人为本地为患者考虑,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使患者感到亲情般的温暖。病人也应尊重科学,理解人类现在只能治愈一小部分疾病;要尊重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理解目前部分大医院处于超负荷运转的“战时”状态,面对“人满为患”的现状,他们难以做到人人满意、面面俱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课堂里,瑞金医院普外科医生费健正在为学生讲课,他幽默的言辞令偌大的教室气氛热烈而欢快。这位有着约20年临床经验的专家并非讲授专业知识,而是在和学生们分享从医多年与患者沟通的事例和心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方面表示,这是该校针对8年制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四年级学生专门开设的“医患沟通”课程,希望培养其与患者顺畅沟通的意识,并提高技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方面披露的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过培训的学生与未接受过培训的学生在沟通能力上有较大差异,接受过培训的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会更强。

此次北京市的人文医学巡讲团走进医院,笔者相信会对医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医学人文的培养有一定的意义。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