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上班加值班,一台手术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带病上班,这些说的都是医生的工作。近日,台湾住院医生因工时超长而爆离职潮,呼吁调整医生的工作时限。年轻的住院医师喊苦喊累的做法在一些医界大佬眼里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怕累怕苦,就别当医生”。乍看这是漾满医德光芒的名医谆谆教诲,实际上却是在替医院管理阶层规避责任。
近日,因为不堪工作压力的台湾医师走向街头抗议医生工作超时,希望改变工作压力,一些医生还因此辞去医院的工作转向诊所工作。
面对年轻医生这样的做法,一些工作多年的医界大佬们却谆谆教导道“怕累怕苦,就别当医生”。
国泰医院院长李发焜认为,住院医师时期的磨练让他学会忍受力、耐力,这对未来看诊、处事态度都很有帮助。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副院长谢炎尧则说,住院医师的身份跟学生相似,学生学习没有理由算工时,“国高中生开夜车准备考试,会说自己超时工作吗?”,那么医生工作还要喊累吗?
专长为妇科肿瘤的李发焜表示,他1982年担任住院医师,每3天轮一次全班,24小时要待命,来自病人、老师与学习上的压力,真的很辛苦,但当年同侪普遍比较“认命”,加上没有超时工作的观念,一名住院医师要照顾好几床患者,大家多半也苦苦的做、默默的做。
乍一看医界前辈的这些评论是在期盼磨练医师的敦厚性格。但是有医生认为,今日的医疗环境已经和过去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除了医患关系紧张,保险、给付业务也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及心理负荷。在工作密度截然不同的情况下,大老竟侈言“不要太在意工时”,乍看之下是漾满医德光芒的名医谆谆教诲,实际上却是替医院管理阶层规避责任。
事实上台湾医生工作的时长远远超过了劳工。劳工每2周的工时上限是84小时,但住院医生1周就可破百。更有住院医生上班加值班,连续32小时不回家,即使生病了也只能继续上班。近年有不少医生由医院逃往诊所,称不想再血汗卖命。5大科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急诊科招不到住院医师,使得近来台湾不少医院要求主治医师也要值班。
抛开这些不说,医生在身体疲劳的状态下工作时,工作效率不高,还容易造成失误,医生为了规避失误,可能会选择更有利于操作的治疗方式,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患者的利益可能受损。
医师因训练密度大、工时长、医纠多、给付低,避五大科唯恐不及或甚至远走他乡者多有所在,当我们认真的希望讨论如何更好地照顾我们的病人时,请医界大佬从善如流,别再妄言扼杀了一点点的改革星火了。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