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首部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辅助诊断AD的临床实践指南
2025-09-08
167

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召集专家小组制定并发布了临床指南,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最合适的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blood-based biomarker,BBM)的检测方法来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


该循证指南建议,灵敏度和特异性≥90%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可以替代淀粉样蛋白PET或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生物标志物检测。敏感性≥90%但特异性仅≥75%的检测应作为分型检测。在这种情况下,阴性结果可高度排除 AD 病理改变,阳性结果应通过CSF或PET检查进行确认。


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科学参与副主席Rebecca M. Edelmayer博士介绍:“循证指南是规范临床实践中BBM使用的关键。制定这部临床实践指南的核心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建议,指导他们如何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患者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这项新指南是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BBM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


该研究结果于2025年7月29日在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AAIC)上公布,并同时在线发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


满足需求


指南作者写道,目前临床医生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BBM检测方法,但由于缺乏临床实践指南,这类诊断工具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阻碍。


一个由临床专家、具有BBM经验和技术知识的研究人员以及指导方法学家组成的小组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估血液生物标志物在 AD 诊断分流(灵敏度≥90%、特异度≥75%)和确诊(灵敏度与特异度均≥90%)过程中检测淀粉样蛋白病理改变的准确性。


在审查了1050篇论文后,纳入涵盖31项不同BBM检测的49项观察性研究。


研究关注的BBM包括血浆磷酸化tau(phosphorylated-tau,p-tau)和Aβ检测,用于测量这些分析物:p-tau217、p-tau217与非p-tau217的比率×100(%p-tau17)的比率、p-tau181、p-tau231以及Aβ42与Aβ40的比率。参考标准检测包括CSF、淀粉样蛋白PET或神经病理学检查。


作者写道,与PET和CSF检测相比,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成本相对较低、侵入性极小,能显著减轻患者因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测)或 PET 显像检查常产生的身体不适与焦虑情绪。


Edelmayer指出,系统评价侧重于单一分析物,而非不同分析物的组合。


专家小组根据预先设定的判定阈值,将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分为:诊断准确性足以作为 “分流检测”;诊断准确性足以作为 “确诊检测”;诊断准确性不足,暂不推荐用于当前临床实践。


这些建议主要针对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患者,他们正在接受受过记忆障碍培训且经验丰富的医生的诊断评估,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疑似潜在病因。


该指南未认可特定的检测或对其进行排名。


Edelmayer说:“我们目前没有足够的数据,还没有准备好从一系列检测中挑选出一项,以表明该检测在比较分析和系统评价证据中的表现比另一项检测要好得多。”


准确的预测因子


Edelmayer表示:“研究人员现在对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学如何随时间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些tau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发生在早期。到目前为止,我们从所有证据中了解到的是,这些生物标志物中的一些,如tau 217,往往是大脑中阿尔茨海默病非常准确的生物学预测因子,它们可用于早期辅助诊断过程,有时甚至在tau缠结形成之前就可以通过大脑成像可视化。”


指南作者指出了证据的一些局限性。例如,BBM检测的不良影响可能包括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这可能会耽误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还提醒,诊断检查的准确性存在很大差异,许多市售的BBM检测不符合准确性阈值。


Edelmayer强调,这是临床实践指南的第一次迭代,专家小组已经在进行下一步工作,包括确定这些生物标志物是否可以在认知功能未受损的人和基层医疗环境中用作确认或分型检测。


梅奥诊所的临床神经学家和研究员、医学博士David Knopman评论:“这些检测不能替代专业医疗保健人员的全面临床评估。任何阿尔茨海默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使用都取决于具体情况。例如,有或没有认知障碍史、客观的认知评估以及是否存在非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制剂的特征。虽然该指南对于分型和确认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学的单独功能是合理的,但与任何此类文件一样,无论构建得多么周到,都存在 人们忽视指南中限定条件的风险。因此,可能会将认知功能正常的人群纳入检测范围。还有一种风险是,记忆障碍诊所对非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记忆障碍认知不足。”


声明


本文为专业研究人员文献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其语言表述不能完全反映原文献的研究内容,仅为读者提供信息参考。如需了解文献研究的详细情况,需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检索路径,查找并阅读原文献。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 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ANDERSON P.First Guideline on Alzheimer's Blood-Based Biomarker Tests Released[EB/OL].2025-07-31[2025-08-01].

(2)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