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反腐”深入人心,一大批官员因腐败被抓,医疗界也不例外。据悉,在行政命令安装反统方软件外,国家下一歩还将严查四期临床,四期临床有可能也将会被列入商业贿赂的行列。
一份统方清单曝出“回扣门” 防统方软件要发威
“统方”是处方用药量统计,可为医药营销人员提供医生或科室一定时期内临床用药量信息,供其发放药品回扣。在目前药品回扣中,统方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确定开出药品数量是最终实现回扣基础。
11月22日,一个《医院里的秘密,你能看得懂么?》的帖子出现在大金华论坛上,帖子同时附有多张涉及浙江金华、台州多家医院的统方。这份疑似遗落的清单曝出多家医院上百名医生收受回扣的情况,引发网友强烈关注。
而为了切断医药回扣黑链中这重要的一环,防统方软件出现了。防统方软件就是专门用于监控、追踪检索医院敏感信息行为,尤其是用药信息的软件。安装“防统方”软件后,医院管理者和政府监管部门就能及时发现、追踪、监控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检索”行为,检索者、被检索医生的姓名均会成为管理者重点调查的对象。
反统方软件并不是个新鲜事物,但是由于和医院、医生的利益相悖,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现在行政强行推动医院安装防统方软件,如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就曾要求,11月30日前,所有二级以上非营利性医院安装使用“防统方”软件。
用行政的方式强行推动医院安装防统方软件,安装率的扩大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软件的安装只是第一步,真正发挥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如何真正让医院有动力使用这个软件,让医生不依赖回扣,这恐怕才是政策最应该做的。在医疗体制未真正改革的情况下,安装防统方软件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值得深思。
医疗反腐下一步将严查四期临床
“四期临床”一直是医药领域的一个模糊地带,大部分国家法规要求新药上市之前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分别验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等。四期临床是药品上市销售后,对其副作用和疗效的监视过程,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强制要求进行。四期临床在中国并不是必须项,国家药监总局仅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要求:不进行四期临床的药品不予再注册,而在实际操作中,再注册管理很松,因此四期临床在国内几乎处于监管空白。大量外资药企便以它们在海外市场的经验,在国内开展四期临床工作,并将这项工作异化为向医生支付回扣的一种手段。
去年也有媒体曝光国外的知名外资药企,借四期临床的名义变相给医生支付贿赂。当时媒体质疑刊发后,在业界引起了广泛讨论,对于四期临床怎么样做,什么才是四期,这一直都是一个模糊地带。当时RDPAC认为,四期临床中,医生和护士参与了收集信息,有权获得回报。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四期临床研究存在商业贿赂的可能。
而业内人士表示,四期临床虽然是国际惯例,但是,在医疗反腐逐渐推进的情况下, 正变成下一个严查目标,会重点考察医生在四期临床中的行为是否合规。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关乎生命。医疗腐败必须严惩!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