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预嘱”是社会进步但应让法律先行
2014-04-03
374

2011年6月,中国首个民间生前预嘱文本出现,推广尊严死亡。“生前预嘱”告诉人们,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患者可以对自己的死亡方式做出选择,此时,医疗的目的不再是治愈疾病,而是让病人尽量没有疼痛。然而它能否被大众接受?

提起尊严死,人们很容易想到安乐死。但两者截然不同,安乐死是在医生帮助下的一种自杀方式,尊严死不是提前结束生命,而是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不延长自然的生命。

早在1976年,美国加州就通过了《自然死亡法案》,允许临终病人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放弃使用生命支持系统,美国已有超过35个州通过了“自然死亡法”。2000年,中国台湾通过了安宁缓和医疗条例。当一个病人在临床上被判定进入生命末期后,如果本人同意,就会进入“安宁缓和疗护”模式。2009年,韩国正式实施国内首例被法律肯定的“尊严死”。

因为看过太多经历“临终抢救”患者的痛苦与窘迫,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医生罗点点创建了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鼓励人们在网站上签署“不过度医疗”生前预嘱,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自己需要或不需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以实现有尊严的死亡。截止目前,“选择与尊严”网站点击率95万人次,填写生前预嘱者达13790人。罗点点说,这些资料将永久保存在“选择与尊严”网站中,“如果你的想法变了,随时可修改和撤销。”

然而在我国,“生前预嘱”的概念并无法律明确支持或禁止,虽然北京已成立了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但仍处民间推广阶段,这个既陌生、厚重又前沿的理念正在走进人们视野。

“生前预嘱”60后认同度最高

根据记者进行的一项随机调查显示,有近四成被调查者认同以“生前预嘱”的方式选择尊严死,其中60年代的人认同度最高,占29.8%。

网友“xhh”表示,由于自己是医务人员,看了太多无意义的生命一年两年甚至很多年地延续在病床上,上插鼻饲管下插导尿管,个体毫无感觉,家属只在入院出院时出现;“上太行山”认为生前预嘱可以帮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特别是死亡观,人人都必死无疑,但有几个人能客观坦然地接受呢;“暮成雪”也表示,虽然自己目前健康,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必然要直面的,生命是宝贵的,前提是必须有尊严的,若是需要用钱财和痛苦去换得临终生不如死的苟活,我情愿尽早放弃。

家属反而更无法接受“生前预嘱”

在宁养院里,几乎所有绝症病人都或多或少地做生前预嘱,只不过是口头的,没有上网填写。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医生吴新说,这里病人们预嘱的内容很多,不仅限于“最后选择哪种救治方式”。

宫颈癌晚期的53岁邱女士有一个未成年的女儿。在最后的日子里,邱女士迫切地想与女儿谈一谈,女性在成长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但每当她鼓起勇气,刚起了个头,女儿要么借故走开,要么沉默不语,话题难以为继。吴新得知后,想为她们制作一本时光相册,用母女俩互动的照片,配上邱女士想说的话,留给女儿慢慢看。但邱女士的丈夫得知此事后,反应却很激烈,认为医生“直奔主题、太过直接”,邱女士也退缩了,一时间不再愿意接宁养院的电话。

吴新说,相对于绝症病人,家属反而更无法接受“生前预嘱”,逃避是最常见的态度。粗略估算,一半以上的家属,没有完整地与病人谈论过死亡。

“预嘱”是社会进步但法律应先行

中华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晋说,“从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的角度看,很有必要推广‘生前预嘱’,它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武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卢宏达说,作为医生,不可能给病人100%生的许诺,但在病人弥留之际提供更多心理支持,让他们走得更安详,或许是能做到的。

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胡继春教授认为,死亡是人及生物生命的停止,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不可逆转的生物学现象。但死亡又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生命不息治疗不止”的观念和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博弈与平衡后的结果。“尊严死”关键在于谁来评判和执行,最主要的是如何法律化,减少不必要的抢救,让精神与肉体不再受双重折磨。

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程芳律师表示,“生前预嘱”是人们在健康或者意识清楚时签署的,如果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署该文件时意思表示真实,那么该行为就应具有法律效力。但“生前预嘱”执行起来的法律难点在于效力的确定、效力确定后的后续法律责任。即医生根据病人的生前预嘱不使用或停止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对病人的死亡是否负有法律责任;病人订立“生前预嘱”,授权医生不使用或停止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而死亡,是否属于自杀,是否影响家属领取保险赔偿?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