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将人置于“假死”状态 美国医生做到了
2019-11-22
512

1990年的美国电影《灵异空间》中,五名医学院高材生策划探索死亡奥秘,在一个夜晚进行实验,他们轮流躺上手术室进入死亡状态,再由同学救活,以此获得死而复生的兴奋与成就感……最近,这种“假死”状态已经不只存在于电影中,而是成为了现实。据外媒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高等医学院的塞缪尔·蒂什曼说,他和他的同事们至少使一名患者进入“假死”状态。

蒂什曼称第一次这样做时“有点儿超现实”,但目前他还没透露被置于假死状态的患者是否存活下来。

报道称,这项新技术被运用于那些生命垂危的患者身上。这些患者往往心力衰竭,失去了一半以上的血,医生通常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来帮助他们,生存率不超过5%。

医生们研究“假死”,正是为了多给类似患者一线生机。

“假死”技术的学名叫紧急保存和复苏,简称EPR,是一种综合性复苏手段。

EPR的具体操作过程不难理解:用冰冷的生理盐溶液替换患者的血液,从而快速将大脑冷却至10摄氏度以下。通常,直接将溶液注入主动脉,即把血液从心脏传输到身体其它部位的主要动脉。之后医生会切断患者的冷却系统,否则患者将被视为真正死亡,并将他们转移到手术室接受治疗。医疗团队有2个小时时间处理患者的伤口,然后再将血液重新灌回体内,并为患者加热,恢复正常体温和心跳。

既往动物实验表明,遭受急性外伤的猪可以被冷却3小时,进行缝合后再重新复苏,蒂什曼和他的团队将这一技术运用到人类身上,并且已经开展了成功的实验。

现在,他们还不清楚人可以维持假死状态多久,在人体细胞的回温过程中,血液重新灌回血管时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会给细胞造成损害,而且缺氧的时间越长,伤害就会越大。

蒂什曼说,他们还不清楚造成伤害的具体原因,实验时可能会给患者服用一些药物,最大限度帮他们减少伤害并延长时间。

虽然EPR实验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实验和改善。蒂什曼计划让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一组是10名接受EPR的患者,另一组是10名还有一线机会、但入院时没找到符合条件的医疗团队的普通患者。

这项实验已经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且无需患者同意,因为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都遭受了致命伤,找不到更好的治疗手段了,相当于用EPR技术最后搏一把。

实验会持续到今年年底,预计2020年底才能得到全部实验结果。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