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家医院群起而攻之投诉药企 因为……
2017-05-10
309

日前,广东省最新一次药品交易中,158家医疗机构(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诉一些企业共512个品规药物没有得到及时足量的供应,导致临床出现药品供应不足。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公布了1004个品规的药品存在不供货或供货不及时的情况,涉及135个药企、68个药商,新低价药达到335种,占到总数的三成以上。

135个药企和68个药商中,既有知名生产企业,也有配送企业龙头。

出现药品缺货、断供,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像此次广东这样,一次性就有上千种药品断供,不少还是新低价药、基本药品和临床必需药品,不免有些令人震惊。

公示的512个品规没有出现全面断供,至今均有配送。这些新低价药品均为小容量注射液,包括了常见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维生素类注射液等。此外,名单里还包括了61种急(抢)救药品、32种临床必需且采购困难药品以及5种被纳入儿科非专利药品目录的药品。除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磷酸川芎嗪片等2个品种全省配送率低于10%外,大部分品规全省配送率高于70%,未发生全省断供情况。

对于此次公示的品种未按合同供货的原因,广东省卫计委的通报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产企业未及时关注药品的配送情况;二是配送企业因部分医疗机构采购量少,不愿配送等药品流通问题;三是药品GMP证书、GSP证书过期、生产线改造致企业短期无法生产;四是原料药垄断或价格大幅上涨造成药品生产原料短缺,影响药品按需足量生产。

原料药涨价成为了多个药企难以回避的难题。公开资料显示,维生素B6价格从每公斤150元上涨到980元,葡甲铵价格由每公斤210元上涨到8000元……原料药价格翻倍涨让药企“叫苦不迭”。

根据公示,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要求生产企业于5月12日17时之前及时供货配送。若到时仍未及时供货配送的,相关品规将被列入黑名单,两年内不得进入广东市场入市交易,而相关配送企业将被取消在广东两年的配送资格。

名单中不乏一些急救药和临床必需药,这对于医院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医生表示,对于整个医院来说,急诊科基础用药储备相对足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医疗救护。

不过,药品断供的问题仍然让医院方深感“无奈”。“有时候我们会追配送方,让他们帮忙去找货源。”一位负责药品采购的医院工作人员透露,很多医院采购人员都有一种同感:以往医药机构去购药,会有很多药厂供药,现在基本上是想用药却找不到了。

有业内人士将矛头直指原料药垄断。这种说法得到了多家药企负责人的认同。有出现在本次名单上的药企负责人表示:“现在原料药控销问题很严峻,能拿到生产批号的企业太少,很容易形成垄断,对下游制药企业产生很大压力。”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