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塞!患者两次放疗后被告知没有癌
2017-02-03
303

过年本是快乐的日子,杭州余杭53岁的张女士却高兴不起来:她前年春天查出宫颈癌并接受了手术;去年11月复查,医生告诉她癌症复发了,还是恶性程度很高的低分化癌。她接受了医生的建议,马上开始放、化疗。谁知两次放疗后,医生突然告诉她,病理诊断可能出错了,治疗叫停。近两个月来,张女士和家人一直在和医院交涉,但对院方给出的解释不理解也不满意。

获悉癌症复发 六神无主

2015年4月,张女士在位于杭州的一家专科大医院做了宫颈癌手术,子宫、双侧附件都被切掉了。术后诊断,宫颈癌IB1期,医生告诉她不用做放、化疗,定期复查即可。

之后,她每3个月就去医院复查一次,都没有异常。

2016年11月,阴道镜检查发现HPV亚临床感染,医生建议她做个病理切片。11月8日,病理检查结果出来了,诊断为:低分化癌伴坏死及部分区退变。

张女士在儿子儿媳的陪同下又去了这家医院,找了一位姓杨的专家,杨医生建议她尽快手术;她又找了第一次给她做手术的陈医生,陈医生则建议她尽快接受放、化疗。

面对两位专家的两类不同治疗方案,一家人决定再去上海。3天后,儿子陪着张女士去了上海某三甲肿瘤医院,找到某妇科专家。看了他们带来的病理报告(上面附有切片图像),该专家的建议是尽快放、化疗。

3位医生,两位支持放、化疗,一家人决定选择回杭州做放、化疗。

去年11月21日,张女士在出具这一病理报告的医院办了入院手续。21日、22日接受了两次放疗后,医生通知她23日早上接受化疗,但这次化疗结束后还需要继续第三次放疗。

23日那天,张女士接受化疗刚挂上了第三袋药水,护士突然走进来。张女士记得很清楚,当时护士嘀咕了一句“不是不挂了么?”语气有些意外。

“我听了有些急了,难道我身体那么差?化疗都做不了?”张女士听了心里有些不安。

过了一会儿,医生进来了,告诉张女士,病理报告可能有误,需要停止正在进行的化疗。

张女士的出院记录上写着:接到病理科通知,患者病理切片需要重新阅片,故停止同步放、化疗。

医生有疑义 为何放疗前不复查?

当天,医生带着张女士又做了一次病理检查,第二天出具的病理报告上,医生修正了报告:目前肿瘤诊断证据不充分,不予继续治疗,密切随访。

张女士没办出院手续,直接回家了。她非常气愤:“第一次说癌,我还不急,这一次真的崩溃了。”她回忆,那几天,家里吃饭静悄悄的,大儿子陪她聊天,说起自己的工作、未来的打算,她心里更难受,“苦了那么多年,拼了那么多年,儿子出山了,我没福享了。”她跟大儿子说,妈妈有个万一,你要照顾好弟弟。

担惊受怕一个月,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相当于癌症判决书的病理报告,怎么能出错?

她回忆起一个细节,杨医生看到第一张病理报告时,马上给病理科打了电话,找报告上签字的余医生,但余医生人不在。

“会不会当时杨医生就有怀疑,我之前是早期鳞癌,这次复发怎么变得那么恶性?”张女士觉得,如果医生有疑义,当时就应该搞清楚,她就不必白白吃放疗的射线了。

“我们曾多次询问医生,怎么复发得那么严重?但没有医务人员在给我们治疗前再复查。”大儿子戚先生介绍,前面血液查出来,几个指标阳性,心里还有一道防线,病理报告一出来,感觉最后的希望没了。医生都说病理检查结果是金标准,对癌症的判断是一锤定音的。

医院解释

对于张女士癌症的误判,医院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是否应该给予张女士赔偿?张女士为此咨询了浙江某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

王律师毕业于法医专业,曾经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看了前后两张病理诊断报告,他觉得,从第一张病理图像看,确诊癌症复发没问题,很典型。但仅隔10来天,又诊断张女士没有复发是怎么回事?难道第一个病理诊断的样本不是张女士的?

12月初,张女士去了趟医院,医院专门负责医疗纠纷的两位医生接待了她。

对于张女士的疑惑,医院解释:“病理科的医生也有下面医院来的,规培的、进修的,也有刚刚新来的,科里讨论分析过,很可能呢,经验也不丰富,显微镜下看错了……肯定是病理科的差错。第一关,年轻医生看了以后,报告就出来了,审核的医生不是很仔细。主要分析就是这个原因。”

“整个疗程完成,对任何人都有后遗症,照(放疗)了两次,绝对没有问题的,回过头来想,应该庆幸,没有造成很大伤害,实际上我们医生也是蛮负责的。”

近一个小时的谈话,双方还都心平气和。但是,张女士和戚先生对医院的答复并不满意。

近日,两位医生的说法变了:下诊断的不是进修医生,就是单子上签字的余医生,有十多年工作经验,“但经验也还是有限,考虑到你妈妈也有这个病,比较谨慎,是过度诊断。”

张女士的病理报告,到底是医生读取标本时看错了,还是另有原因?杭州某三甲医院的妇科肿瘤医生说,宫颈癌术后复发,肿瘤恶性程度比原先增高,从理论上来讲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前后两个病理切片图像为何差异大?某医生解释,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诊断医生的水平、取样的质量、切片是否切全等。“也有可能,即放、化疗后,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所以再次检查时看不到了。但可能性较小。”

也有专家对比看了两张病理报告上的图像后说:“(两张病理图像)不像一回事,这个会不会是别人的?”他解释,在第二张报告图像中,看到的是类似鱼鳞的组织,跟张女士2015年的诊断相符;而第一张报告图像更像腺癌。原来得了鳞癌,现在又得了腺癌,有这个可能性,但很小。倒是人为出错的可能性更大些。

只能说,上述这些都是基于病理报告产生的怀疑,想弄清楚,需要把切片借出来,找第三方机构鉴定。戚先生也和母亲商量,决定把切片借出来,不光是为了把事情弄清楚,也为求个安心。

事件持续发酵

戚先生近日将此事发到微信朋友圈,后被近百家媒体转载,周围的朋友都来询问。

但点开链接,看了网友的评论,戚先生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竟然还有人叫我送锦旗的!如果房屋质量问题,出现裂缝,地产商发现了,住户难道说,房地产有良心,幸好没有将错就错,不然可能就死了。”在他看来,医生发现错误及时停止治疗,这份职业道德要点赞,但一码归一码,错误怎么发生,还是要弄清楚,这样才能在将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发生。

关于赔偿,之前几次交涉后,医院提出赔偿35000元,包括张女士此次治疗的医药费、来回交通费、因治疗取消旅游行程的费用,以及人道主义赔偿5000元。

戚先生坦言,母亲是女强人,自己做点生意,因为这次事情,全家人经济上的损失肯定不止这个数,所以,对于赔偿方案,母亲一开始的确不满意的;但现在,他和母亲的态度都一样:先不谈钱,把事情说清楚,赔偿按规定走。

“医院提出赔偿,我知道也是个心意,但我不会为了一两万块钱一次次来医院。我们就想要一个完整的事件调查。”戚先生说。

张女士对此也一直有个心结。她说,去年被误诊误治,出院之后,经常睡不着,偶尔会头晕,看到医院就心慌。她怀疑是不是放、化疗的副作用?院方说,化疗没有做,可她明明在收费清单上找到了化疗药的名称。

“院方说这是虚惊一场,好比汽车到你面前急刹车了,没撞上。但能这么比方吗?如果我儿子不孝顺,家里条件差点,遇上这种事,真的自杀都有可能。”对院方的这个比方,张女士一直耿耿于怀,她说:“医院希望他们能体谅医学的复杂,医生的不容易,但医生能不能体谅我们患者的心情?”

卫计委:希望内部流程有更严格管控

最近,戚先生向医院借了去年11月报告他母亲癌症复发的病理切片。他打算找第三方鉴定一下,这张切片到底有没有弄错,也想确认他母亲的癌症是否又像医院之后诊断的那样“没有复发”。“之前我们把切片报告拿到上海的大医院,专家认为是癌症复发。难道他们也把没癌看成有癌了?”戚先生越想越觉得其中有蹊跷。

戚先生也表示,会耐心等待医院的调查结果。“如果是管理原因造成的错误,医院今后怎么改进,肯定也是大家关心的,不信任感已经产生,不是几万块钱、口头几句话就能重新建立起来的。”戚先生说,这不仅是对他母亲,也是对公众的一个交代。

此事已引起浙江省卫计委的关注。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卫计委对于这起事件同样相当关注,相关领导也和医院进行了沟通,“希望这起事件的处理不仅仅是针对患者本人给个说法,同时对于医院内部流程有更严格的改进和管控。”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