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国多地雾霾天频现,人们谈霾色变。雾霾对呼吸系统的危害人人皆知,但雾霾对人体的危害并非仅仅如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以前的大气污染主要是降尘,而现在的灰霾实际上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假如灰霾中混杂着有害物质,其对健康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十面霾伏的后果是“覆巢之下无完卵”绝非危言耸听,不信请看以下一系列最新研究结果。
一、PM2.5伤脑
1、短期PM2.5暴露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
2016年12月,发表在《Stroke》的一项研究考察了环境PM2.5与缺血性卒中发病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最后0至1日的环境PM2.5和悬浮PM与后来缺血性卒中发病相关,并且在寒冷季节尤为明显;
地点:日本。
研究对象:6885名缺血性卒中患者。
方法: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分析法分析PM(悬浮PM和PM2.5)与缺血性卒中发病之间的关联。
2、中国北京空气颗粒物短时间接触即可增加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入院
2016年7月,发表在《J Am Heart Assoc》的一项由澳大利亚、爱尔兰和中国科学家联合进行的研究,考察了2013~2014年中国北京不同亚组脑卒中入院与PM的关系。结果显示,PM2.5、PM2.5~10和PM10与卒中住院的关系依不同温度水平而不同。在暖和的日子(>13.5ºC),短时间接触PM2.5、PM2.5~10和PM10与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入院相关。
时间&地点:2013~2014年中国北京。
研究对象:147624例脑卒中患者。
3、年轻人更应该谨防空气污染带来的脑卒中风险!
2015年12月,发表在《Stroke》的一项研究表明,年轻人中与PM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较高。结果显示,年轻人中与PM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较高。该结果可通过空气污染与脑卒中间的炎症机制来解释。
研究对象:以色列最大的健康维护组织的所有成员。
地点:PM范围广泛的沙漠地区。
二、PM2.5伤心血管
1、 空气污染增加冠状动脉钙化风险
2016年5月,发表在《Lancet》的一项前瞻性10年队列研究表明,在大都市,PM2.5和交通相关空气污染程度增加与冠状动脉钙化进展加速有关,冠状动脉钙化进展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速一致,而空气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均比较常见。
类型:为期1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地点:美国6个大都市地区。
研究对象:反复CT检查的6795名年龄45~84岁受试者的冠状动脉钙化情况。
2、北京PM2.5浓度与IHD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有关
2015年2月,北京的研究者发表在《Heart》上的一项为期3年的调查显示,在北京,PM2.5浓度与IHD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有关。
时间: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类型:时间系列研究。
数据:369469个IHD病例和53247个IHD死亡病例的数据,其涵盖了北京1961万人口中所有IHD住院和死亡的数据。
3、长期暴露于颗粒污染物与冠脉事件发生增加相关
2014年1月,发表于《BMJ》的一项研究通过分析来自ESCAPE项目的11个欧洲队列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荟萃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颗粒污染物与冠脉事件的发病相关,,并且这种关联在颗粒污染物低于目前欧洲限定值时仍持续存在。
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的荟萃分析。
地点:荷兰、瑞典、丹麦、德国和意大利。
时间:1997~2007年。
研究对象:100166名参与者。
随访:平均随访11.5年。
4、PM2.5和气温会影响心脏病患者的运动能力
2015年8月,发表于《Heart》的一项研究发现,周围环境PM2.5的短期升高(即使在当前空气质量标准中处于较低浓度)和/或较高温度都与有氧运动能力的损害性改变相关。
时间:2003年1月~2011年8月。
地点:美国。
研究对象:密歇根大学心脏康复计划纳入的2078名患者。
三、PM2.5伤肺
1、长期暴露于尾气排放和细颗粒物可导致肺功能下降
2015年3月发表在《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的一项研究考察了长期暴露于细颗粒物(PM2.5)与成人肺功能下降之间关联。
地点:污染水平相对较低的美国东北部。
研究对象:6339名受试者及其后代或第三代。
结论:在空气污染相对较轻的地区,长期暴露于尾气和PM2.5会导致FEV1和FVC下降,同时加速肺功能受损的速度。
2、降低空气污染水平有助于预防儿童哮喘
2015年12月,发表在《Lancet》的一项研究表明,生命早期空气污染暴露对整个童年和青春期的哮喘进展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4岁以后。降低空气污染水平有助于预防儿童哮喘的进展。
类型:基于人群的出生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德国、瑞典、荷兰的14123名患者。
结果:有趋势表明,PM2.5和哮喘发作之间有纵向相关性。
3、香港短期PMc暴露与肺炎急诊住院增加相关
2014年11月发表在《Thorax》的一项中国研究表明,在香港,短期PMc暴露与肺炎急诊住院相关。
时间:2011年1月~2012年12月。
地点:香港的10处空气监测站。
4、颗粒物空气污染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2013年8月发表在《Lancet Oncol》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欧洲人群中长期暴露于环境空气污染与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表明颗粒物空气污染增加欧洲肺癌的发病。
类型:前瞻性分析、荟萃分析。
数据:9个欧洲国家的17个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312944名队列成员。
随访:平均12.8年。
四、PM2.5伤生育功能
1、空气污染或导致不孕症
2016年3月,发表在《Hum Reprod》的一项研究表明,所有PM粒级的暴露及交通有关的空气污染与不孕症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
时间:1989年9月~2003年12月。
研究对象:116430名女性护士。
调查结果的启示:所有PM粒级的暴露及交通有关的空气污染与不孕症的发病率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随访期间的累计平均暴露与不孕症风险的相关性最强,意味着慢性暴露与短期暴露相比更应该得到重视。
五、PM2.5直接折寿
1、短期暴露于PM2.5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2014年7月,在线发表在《Thorax》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表明,短期暴露于PM2.5会产生不良健康影响,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需要通过相关政策来控制PM2.5浓度。
方法: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类型:截至2011年5月的110个同行评议的时间序列研究。
结论:一系列重要的健康结果和疾病一致表明,短期暴露于PM2.5会产生不良健康影响,这些证据支持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来控制PM2.5浓度。
2、空气污染增加与北京损失生命年数的增加相关
2013年12月发表在《BMJ》上的一项研究对中国北京空气污染对损失生命年数(YLL)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损失生命年数的增加与空气污染的增加相关。
类型:日时间序列的回顾性回归分析。
地点:中国北京的8个城区。
时间:2004~2008年。
研究对象:北京死亡分类系统中记录的80515例死亡(48802例男性,31713例女性)
同心协力 防霾治霾
曾有专家警告称,中国的雾霾可能“比SARs的传播还可怕”,看来此言不虚非。经济快速发展在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空气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需要上至政府,下至群众的共同努力,以改善生存环境与生命质量!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