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合法 网售处方药也破冰在即?
2016-08-09
415

近日,网络约车合法化的消息传遍了中华大地,顺应了历史潮流,赢得了民心。过去的1个月,医药电商的命运像是坐上了过山车,从兴奋的顶端跌到了谷底。那么,在国务院鼓励“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处方药网售是否还会迎来明媚的春天呢?

7月 医药电商的命运像是坐上了过山车

7月25日,发改委公布了《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简称方案),表示医疗机构不得限制处方外流。这被大家认为是网售处方药破冰的前兆,医药电商蓬勃发展的时机将要来临。当大家对这一方案还在热议之中时,3天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则在网站刊登《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结束》。随后,天猫医药馆正式发布通知,将于8月1日停止药品在线交易功能。

为何一周之内如此大的转折?

对于发改委在7月25日公布的方案,更多知情人士认为,这只是一个意见,并没有行政效应。“发改委希望医院把处方给患者,有处方的患者才能在外面买药,但没有细节。”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究竟是什么形式的处方,是开商品名还是通用名?如果放开电子处方,但电子处方的格式都没有。因此,网售处方药政策的解禁为时过早。

其实,网售处方药被喊了3年但一直没有进展。天猫医药馆、1号店一直销售的是OTC药品,占据药品销售80%的处方药仍在公立医院。

医药电商政策收紧 但处方药外流势不可挡

虽然7月29日阿里宣布天猫医药馆将在8月1日正式停止药品在线交易,但药品交易并未停止,只是以“货到付款”的方式进行。显然,医药电商政策收紧已经无法阻挡处方药线上销售,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投资者更为关心的是:有多大的处方药市场可以在线销售和配送?而这个涉及的问题就是处方药外流。

在以药养医的格局里,国内处方药市场原本是禁锢在医院药房内的。但是新医改以来医药分开是大趋势,药占比限制、医院药品零加成、监管放松等政策持续推动了处方药外流。中国制药网相关测算认为处方外流的理论增量空间短期超过2000亿,长期(2020年)预计将达到9000亿。

政策气候已成,处方药外流还需两个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药企和医院,分别对应处方药进店和处方来源两大要素。

药企的态度已经明确,面对医保控费大环境下医院招标价格持续下降的整体市场策略是:下沉到基层和外延至药店。

随着医院从院内药房获得的利益会不断减少,医院对处方的控制也逐渐减弱。不少公立医院已经试点和社会化药房合作,引导患者院外药房取药。

综合来看,国内医药电商的大步发展指日可待,有人预测线上处方药至少还需要等两年。但市场规模的爆发也会反过来促使药监局直面监管难题,让政策真正落地。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