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或将弃三明学安徽?
2016-06-12
217

近日,在一次会议上,某知名三甲医院院长表示,之前是医院都要学三明,现在是全体要学安徽。莫非医改风向标要变了?

据媒体报道发现,安徽医改的经验总结和介绍同样多次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或是要闻版。单说今年,2016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畅通转诊渠道巧用价格杠杆筑牢基层底盘安徽分级诊疗:稳步前行正起效》,报道了安徽的分级诊疗;2016年6月5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要闻版,又以《采取省级招标、医疗机构联合带量采购安徽药品平均价格下降15%》为标题,介绍了安徽省级招标采购。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5月12日至13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一行来到安徽省调研医改工作时,李斌就高度评价了安徽医改:安徽省的医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2015年综合医改试点以来,坚持目标和问题双导向,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紧抓不放,勇于创新,整体工作扎实,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可见,从国家卫计委来看,安徽卫计委在2015年以来的工作做得尤其出色。从种种迹象来看,莫非真的要推安徽模式?

有文章写到,“安徽模式”的逻辑总结下来就是:药品通过省级招标“双信封制度”选择质优价低者;地方财政补贴药品“零差价”后的利润损失;以“收支两条线”方式管理,并以绩效考评取代以往“与处方挂钩”的工资分配模式。最终目标是从降药价切入建立新机制,彻底取代“以药养医”模式,最终破解“看病贵”难题。但文章同时指出,安徽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病人的医疗总负担并未真正下降;医疗机构“吃大锅饭”、推诿病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弱化。

而官方总结的三明医改的成功经验主要归结于“三个回归”,即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归功于零差率、两票制、三保合一、年薪制、三医联动等与降低药品费用无关的行政管制。

近期来,三明可谓是动作不断:在全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住院费用全部按病种付费工作;在三明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总会计师岗位;在全市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启用基本医保在线监控审核系统;打通“最后一公里”,将医改延伸到村;从“病人满意度”、“医疗纠纷”、“病人死亡率”、“抢救成功率”等6大项40个指标,“事无巨细”般的对院长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到院长的年收入。

但也有文章指出,三明医改模式,没有看上去那么美。三明医改中,对院长、医生实行年薪制,但在市场垄断的情况下,没有人才市场,“年薪”的合理性如何保证?医疗服务价格畸低的情况下,是否过度医疗、过度检查势头上升?“一分钱一分货”,进口药和小厂生产的药效果能否相同?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现如今中国医改更是面临重重困境。总而言之,不管是“三明模式”还是“安徽模式”,每一个医改样本都有好有坏的地方,改革的任何探索都应该理性看待,改革永远在路上。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