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负反馈回路的调节。由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hyr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TRH)到门静脉循环中。TRH刺激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TSH刺激甲状腺合成和释放甲状腺素(thyroxine,T
甲状腺功能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负反馈回路的调节。由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hyr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TRH)到门静脉循环中。TRH刺激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TSH刺激甲状腺合成和释放甲状腺素(thyroxine,T4)。甲状腺素抑制下丘脑释放TRH,从而形成负反馈回路。
碘化物进入甲状腺滤泡细胞后,被迅速氧化为活性碘元素(I0),碘化物的氧化需要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的参与,TPO的底物H2O2可能由NADPH提供。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上的酪氨酸碘化反应在甲状腺滤泡细胞的顶端表面进行。酪氨酸碘化形成的是二碘酪氨酸(diiodotyrosine,DIT)抑或一碘酪氨酸(monoiodotyrosine,MIT),主要与Tg的主体构象及甲状腺功能状况有关。
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以Tg形式储存于甲状腺滤泡腔内。这是内分泌腺中激素储存于分泌激素的细胞外的唯一现象。此可能有利于机体储存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供缺碘时需要。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前提是先将Tg从滤泡腔中转运到滤泡细胞内。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释放出T3和T4。被水解的少量MIT、DIT及未被水解的微量Tg也可进入血循环。其中Tg在甲状腺的变化过程是:①滤泡细胞顶部形成伪足伸入滤泡腔胶质中;②以巨吞饮(macropinocytosis)形式将胶质吞饮至滤泡细胞内;③进入滤泡细胞内的胶质滴被胞膜包裹;④溶酶体移至细胞顶部并微吞饮(micropinocytosis)胶质滴,形成吞噬溶酶体复合体(phagolysosomes);⑤复合体内的蛋白水解酶水解Tg并释放出T3、T4;⑥T3、T4扩散到细胞外液并进入循环血液中。其中释放出的MIT和DIT在脱碘酶的作用下释出游离的无机碘,后者可重新碘化Tg上的酪氨酸或扩散至血液中。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除分泌少量T3外,也有一部分T4可以转换为T3。在甲状腺以外的组织中,T4脱碘反应如发生在外环(酚基环),则生成T3(3,5,3′-T3);如发生在内环(酪氨酰环),则生成反T3(3,3′,5′-T3,rT3)。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
1.甲状腺激素对产热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能增加产热。其机制与交感神经系统和2型脱碘酶(D2)有密切关系。当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使棕色脂肪组织D2表达和活性增加,T3产生增加。T3和儿茶酚胺使棕色脂肪组织UCP1表达增加。UCP1表达增加使适应性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稳定。
2.甲状腺激素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甲状腺激素使糖代谢速率加快,糖的吸收、利用,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均加速。甲状腺激素也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及代谢。甲状腺激素对葡萄糖摄取的刺激作用分两个时相:早期(6小时内)通过使胞质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GLUT)转位到细胞膜发挥作用。后期(6~48小时)通过使GLUT表达增加发挥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糖的吸收,促进肝糖原分解。另一方面,甲状腺激素亦加速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但是前者作用比后者强,所以总的效应是使血糖升高。
(2)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能加速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为白色脂肪细胞。甲状腺激素可增加脂肪酸合成。同时,甲状腺激素也能增加甘油三酯分解和脂肪酸的β氧化,因此也具有脂解作用。
(3)蛋白质代谢: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mRNA转录,增加蛋白质(包括酶类、受体等)的合成,机体呈氮的正平衡。在病理情况下,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使蛋白质分解明显加强,肌肉消瘦无力。而甲状腺激素缺乏时,蛋白质合成亦减少,细胞间黏蛋白增多。
(4)对其他代谢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对肌酸代谢也有显著的影响。甲亢患者的尿肌酸排泄量常明显增多,伴尿肌酐排泄量减少。
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有利钠排水作用。甲减时,水钠潴留,组织间隙中含大量黏蛋白,具亲水性,黏蛋白大量积聚于皮下,吸附水分和盐类,出现特征性的黏液性水肿。
甲状腺激素可影响钙、磷代谢。甲亢可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呈负钙、负氮、负磷及负镁平衡。尿钙、磷、镁排泄量增多,但血浓度一般正常。
甲状腺激素为维持维生素的正常代谢所必需。甲亢时,机体对维生素 A、B1、B2、B6、B12、维生素C、烟酰胺等需要量均增加。如补充不足,可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甲减时,烟酸吸收和利用障碍,可出现烟酸缺乏症。由于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和视黄醇受阻,血清胡萝卜素增高,皮肤可呈蜡黄色,多见于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
(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脑的发育依赖于碘的供应充足和正常的T3浓度。脑组织中的T3主要在局部经T4转换而来,星形细胞中的碘化酪氨酸脱碘酶活性很高,保证了脑组织的T3水平。与成年比较,胎儿组织中的T3较低,但rT3和各种碘化酪氨酸的硫化合物(硫化T4、硫化T3、硫化rT3、硫化3,3′-T2等)是明显升高的,这是由于脑(也包括肝)组织的3型脱碘酶活性很高,内环脱碘远超过外环所致。硫化反应是可逆的,可根据游离T3、T4的浓度,随时调节硫化酶和灭活T3的酶活性,使脑组织的T3恒定在生理范围内,保证脑发育的需要。
(三)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脏是甲状腺激素的最重要靶器官。甲状腺激素过多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心率加速、心排出量增加。甲状腺激素的上述作用是由于T3调节心脏特异基因表达,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结果,但也与甲状腺激素的β-肾上腺素能样作用有关。如增加肌浆蛋白重链基因、苹果酸基因、Ca2+-ATP酶基因、Na+/K+-ATP酶基因和心钠素基因的表达,降低β-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β-MHC)基因表达。T3可增加心排出量,降低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可拮抗T3对基因的表达诱导作用。
三、甲状腺组织学
甲状腺表面覆盖包膜。包膜中含有血管。包膜伸入甲状腺实质中,形成隔(septa)。这些隔将甲状腺分成许多小叶。甲状腺小叶由滤泡(follicle)组成。滤泡是甲状腺的基本组织结构。滤泡呈球形,直径15~500μm。滤泡的壁由单层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围绕而成。滤泡壁围成的腔为滤泡腔。滤泡腔内充满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甲状腺球蛋白胶质,HE染色为粉红色。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简称甲状腺细胞(thyrocyte),为甲状腺最主要的细胞类型。电镜下,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呈立方体。相邻细胞由桥粒小体及隙间连接。滤泡上皮的顶部呈圆顶状,可见微绒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形态随甲状腺功能状态而变化。当处于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细胞增高,呈高柱状,滤泡腔内胶质减少,线粒体集聚于近滤泡腔的胞浆膜顶端,并可见空泡;当甲状腺功能静止时,甲状腺细胞呈扁平状,滤泡腔内胶质增多,胞核位于基底部。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后,存储在滤泡腔内。甲状腺球蛋白经胞饮作用进入细胞,然后水解释放出甲状腺激素。
除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外,甲状腺还含有另外一种内分泌细胞,即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 cell)。HE染色时,滤泡旁细胞的胞质着色浅,也称为明亮细胞(clear cell),简称C细胞。滤泡旁细胞主要分泌降钙素。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 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1]MURPHY R, O'NEILL R. Endocrinology[M]. 4th ed. London: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2.
[2]WU S Y, HERSHMAN J M. Thyroid hormone metabolism: regulat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M]. Boston: Blackwell Scientific, 1991.
[3]MICCOLI P, TERRIS D J, MINUTO M W. Thyroid surger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complications[M]. New Jersey: John Wiley and Sons, 2013.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Copyright © 2025 Merck & Co., Inc., Rahway, NJ, USA and its affiliat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