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Y12抑制剂和阿司匹林预防PCI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效果对比
2025-10-16
12

在高收入国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状动脉疾病最常见的侵入性治疗。2025年6月,发表在BMJ的随机临床研究的个体患者数据(individual patient data,IPD)荟萃分析,考察了PCI后使用P2Y12抑制剂或阿司匹林的有效性。


目的


评估在PCI后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的患者中,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vs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长期有效性。


设计


随机临床研究的IPD荟萃分析。


数据来源


PubMed/Medline、Scopus、Web of Science和Ovid/Embase。


选择研究的入选标准


考察P2Y12抑制剂或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对接受PCI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缺血性事件二级预防的随机研究。


数据提取和综合


匿名IPD被提取出来,并通过专用的电子表格程序传输到协调中心。数据主要由混合效应模型(一阶段分析)组合,并辅以多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和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两阶段分析。主要结局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复合结局,共同主要结局为大出血。次要结局包括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净复合结局(net composite of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NACCE),其来源于主要和共同主要结局的组合,以及个体缺血和出血事件。


结果


在纳入的5项随机研究中,共有16117例患者在PCI后接受了P2Y12抑制剂或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并完成了推荐的DAPT方案(中位持续时间为12个月)。在1351天的中位随访(四分位距373~1791天)中,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与MACCE风险较低相关[一阶段分析:风险比 0.77(95%CI 0.67~0.89),P<0.001;多变量一阶段分析:调整风险比 0.77(0.67~0.89),P<0.001;二阶段分析:风险比 0.77(0.67~0.89),P<0.001],得出治疗获益所需人数为45.5(95%CI 31.4~93.6)。


大出血无显著差异[一阶段分析:风险比1.26(0.78~2.04),P=0.35;多变量一阶段分析:1.12(0.74~1.70),P=0.60;二阶段分析:1.15(0.69~1.92),P=0.59]。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P2Y12抑制剂组患者NACCE、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较低。这些发现在多项敏感性和亚组分析中得到了证实。


结论


在接受PCI并停止DAPT的患者中,约5.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的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与较低的MACCE相关,因为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其治疗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降低,同时不会增加大出血的风险。


声明


本文为专业研究人员文献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其语言表述不能完全反映原文献的研究内容,仅为读者提供信息参考。如需了解文献研究的详细情况,需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检索路径,查找并阅读原文献。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 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GIACOPPO D, GRAGNANO F, WATANABE H, et al. P2Y12 inhibitor or aspiri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J]. BMJ. 2025 Jun 4;389:e082561.  DOI: 10.1136/bmj-2024-082561.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