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杰教授:心肌梗死的核磁共振表现
2022-12-28
1742

随着心血管磁共振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心血管磁共振已经发展成为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本文主要介绍心肌梗死的核磁共振表现。
 
一、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期由于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原因,梗死心肌厚度多在正常范围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菌性炎症逐渐消退,至瘢痕组织逐渐形成后,梗死区心肌萎缩变薄。受累心肌常伴有不同程度节段性运动异常,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则引起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图1)。


图1.png 
图1 急性心肌梗死电影图
男,55岁,突发胸痛伴大汗10余天,左右图分别为对比剂增强后电影序列左室中段短轴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图,可见左室前壁及毗邻前室间隔收缩运动明显减弱(箭头),相应节段室壁信号亦与邻近室壁不同,详见图2
 
急性或亚急性心肌梗死,在T2WI像上又称水肿权重像(edema-weighted),即使不采用任何对比剂,因水肿等因素,亦可表现为高信号,但实际梗死面积小于信号增强区域。过去由于T2WI扫描时间长,图像质量欠满意,加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耐受性差,考虑安全等综合因素,这种序列实际临床应用较少。然而,近年来随着T2-weighted STIR TSE(T2-weighted,short-tau inversion-recovery)序列的开发,不仅抑制了心外膜下脂肪信号,而且减少了无或矛盾运动区域缓慢血流信号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成像质量,其应用价值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毫无疑问,急性心肌梗死区会出现灌注缺损,并且在心肌灌注延迟扫描时,呈现高信号强化(图2),后者甚至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因子。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真正可逆性损害心肌,在DE-MRI上并不表现为持久性的强化,但梗死区周围缺血损害的心肌有时也会呈现一过性的强化,不过随着时间延长,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
 
概括起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延迟强化,基于其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通常表现为四种形式:①心内膜下延迟增强,通常心外膜未被累及。DE-MRI是目前唯一能够识别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无创性检查技术。这种类型的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非Q波心肌梗死,预后良好;②透壁性延迟强化,通常见于范围广泛的再灌注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无法改善心肌收缩力;③类似于透壁性强化但同时伴心内膜下低信号区,即通常所称之的“无复流(no-reflow)”现象。无复流现象是指在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基础上,无法全部恢复再灌注,其原因包括微循环障碍、心肌坏死或严重水肿压迫壁间血管所致。通常被认为是不良左心室重构的预测因子。急性期心肌梗死大约有20%~30%患者会出现“无复流”与“低复流”现象。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无论是首过法还是延迟增强均可显示,但DE-MRI效果最佳,表现为无信号和低信号区(图2)。对于低复流患者,当延迟大于30min时,受累区域仍可出现延迟强化;④外围强化而中央区无血流灌注呈现低信号,通常在无再灌注的阻塞性心肌梗死中可以见到,预后不良。


图2.png 
图2 急性心肌梗死对比剂增强图
为图1同一患者的首过灌注(左图)与延迟增强(右图),可见运动减弱区域灌注信号较邻近正常心肌为低,对应区域延迟强化信号异常,左室前壁主要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室间隔左、右心室面心内膜下为高信号,两者之间为无信号区(*),结合首过灌注及临床考虑为该处心肌无血流灌注,亦称“无复流”现象
 
二、陈旧性心肌梗死
 
随着病程的延长,梗死区水肿的消退及胶原成分的增加,纤维瘢痕逐渐替代坏死心肌,左室形态、功能及心肌灌注亦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累室壁变薄
 
小面积心肌梗死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时,受累节段以及心脏各房室腔多无明显变化。反之,大面积透壁性心肌梗死时,随着心肌瘢痕化逐渐形成,梗死区心肌萎缩变薄(图3)。进一步伴随着心肌重塑及室壁瘤的形成,左心室腔渐进性扩大,左心功能逐渐降低。乳头肌受累可直接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


图3.png 
图3 陈旧性心肌梗死电影图
男,49岁,劳累后胸痛4月余,左室短轴电影序列舒张末(左图)及收缩末期图(右图)提示室间隔、左室下壁及下侧壁室壁变薄,收缩运动明显减弱或无明显收缩运动,左室前侧壁室壁厚度大致正常,收缩运动轻度减弱
 
过去认为若厚度<5.5mm,则提示该区域为透壁性陈旧性心肌梗死。近年来,结合正性肌力药物负荷试验以及通过血运重建术后对比分析观察,即使室壁厚度<5.5mm,部分节段仍然能够恢复收缩功能,提示仍然残存活力心肌。
 
2.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根数梗死范围与程度不同,受累心肌节段表现为运动减弱、无运动或矛盾运动(图3)。通过计算室壁增厚率及运用Tagging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定量分析。值得提出的是其受累节段与冠状动脉分布区域相对应。
 
3.心肌灌注异常
 
梗死区瘢痕组织大多据表现为灌注减低、延迟或缺损(图4)。这主要是由于纤维化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比正常心肌低所致。


图4.png 
图4 陈旧性心肌梗死对比剂增强图
为同一患者心肌首过灌注(左列图)及对应位置延迟强化图(右列图),可见与图2相对应运动异常节段首过灌注明显减低,延迟强化主要为透壁性心肌梗死改变,左室侧壁及前侧壁主要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改变,左室心尖部可见附壁血栓(箭头)
 
4.心肌异常延迟强化
 
早期的动物实验病理对照研究以及近十年来临床实践均反复论证,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时梗死区瘢痕组织表现为异常强化,即所谓的“亮的就是死的(bright is dead)”。磁共振大视野、任意角度、良好的空间分辨力以及高度的组织特定性能够将任何部位和不同程度的心肌梗死识别出来,大体上能将心内膜下25%、50%、75%、100%一一区别出来。这种通过在体(in vivo)显像技术将心肌梗死的大小、范围、程度等准确的显示出来,无疑能够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也是迄今为止其他任何无创性技术都无法比拟的(图4)。
 
一系列对比研究显示,心肌节段性运动异常伴对比剂延迟强化与18F-FDG PET和SPECT有很好的相关性。Knuesel等报道DE-MRI非强化的活力节段与18F-FDG PET所检测的活力节段相关系据达0.82(P<0.001)。Kuhl等报道在165个严重运动障碍节段中,18F-FDG PET葡萄糖吸收与DE-MRI强化范围和程度呈明显的负相关(r=0.86,P<0.001);DE-MRI强化节段占99mTC-MIBI-SPECT灌注缺损合并18F-FDG PET代谢缺失节段的80±23%;DE-MRI探测无活力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84%。
 
阜外医院一组34例经临床确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拟行再血管化手术治疗。术前接受心脏DE-MRI及99mTC-MIBI SPECT和18F-FDG PET检查,依数17节段分析法,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对比剂延迟强化所显示的瘢痕组织与PET所识别的存活心肌具有很好的互补性。
 
概括起来,陈旧性心肌梗死延迟强化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即所谓的缺血性增强。其一从心内膜下向心外膜方向扩散;其二延迟强化与“肇事血管”供血区域相对应,且沿血管纵轴方向延伸。
 
来源:《冠心病诊疗进展》

作者介绍
陆敏杰 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副主任。

 

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免试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读研究生,毕业留院工作至今,专业方向为心血管病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尤其擅长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2016年-2017年卫计委公派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心肺血管研究所(NIHBI)留学。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影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分会心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影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 北美放射学会(RSNA)和欧洲放射学会(ESC)会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首都临床特色基金(1项)等在内的科研课题7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项目16项。迄今出版学术专著5部,其中《心血管病磁共振诊断学》担任常务副主编,共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著4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包括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Cardiovascular Imaging,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ardiology等。2012年获“阜外医院科研新星”称号,2015年获阜外医院先进个人称号。2013及2015年分别以主要完成人获教育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成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会二等奖(2项)、华夏医学奖一等奖(1项)和北京市科学进步奖三等奖(1项)。迄今在国际学术大会(RSNA, ECR, SCMR, ISMRM)口头发言或展板交流20余次,其中2012年荣获RSNA Travel Award 奖。目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放射学实践》青年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EuropeanRadiology》、《中华放射学杂志》、《心血管外科杂志》、《磁共振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论坛报》等期刊杂志审稿专家。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知识》约稿

作者:陆敏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副主任

编辑:环球医学资讯常路

(2)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