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未远去,不少医务人员仍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有些除了本职工作还要支援核酸采样,有些连续工作数天累晕在岗位上,有些甚至永远倒在了防疫一线……对于他们,怎能不从方方面面来关爱?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切实关心关爱抗疫一线医疗卫生人员的若干举措》(简称《举措》),多个举措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具体内容都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强制休息、带薪休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抗疫本就是一场攻坚战,一线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举措》指出,统筹制定医疗卫生人员排班方案, 合理安排以下三类医疗卫生人员作息时间,对较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人员强制休息。
1.对在方舱、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隔离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及其他集中救治等特定场所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
2.参加集中隔离点上门(集中)采样、重点人员运转等具有感染风险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
3.承担流调、消杀、检测等应急处置工作的疾控人员。
疫情处置结束后,一线抗疫医疗卫生人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实施集中休养、居家休息,援省外医疗队员返浙后实施“7+7”健康管理。及时为参加疫情处置的医疗卫生人员安排带薪休假,增加的带薪休假天数不含公休、法定节假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天数,可在两个年度内使用。
另外,《举措》还提到,尽量不安排双职工的医疗卫生人员同时到一线工作,原则上不安排家有老人和孩子等需要照顾的双职工医疗卫生人员同时在一线工作。尽力为医疗卫生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基础性疾病药物、卫生用品以及干净、营养、便捷的就餐服务。设法为一线医疗卫生人员解决因疫情防控工作引发的通勤困难问题。
援域外的医务人员 一样有补贴
目前,各地对抗疫医务人员补贴大多局限于“一线医务人员”,很多基层医务人员虽然每天都在执行防控工作, 却难以进入补贴人员范围。
该《举措》要求,除了对可纳入临时性工作补助发放范围的一线医务人员,按规定分别执行每人每天300元或200元标准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对援域外医疗队中未纳入临时性工作补助范围的其他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援助天数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按照每人每天200元标准执行。所需经费按援助人员隶属关系由各级财政承担。
为保障补贴落实到位,《举措》明确要求,按照规定及时发放卫生防疫津贴。按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差的有关标准,落实援域外医疗队工作人员出差补助。
这些防疫成果纳入职称倾斜政策
在职称评定方面,医疗卫生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现实表现依然是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该《举措》增加了医疗卫生人员在处置疫情防控中更多、更细节的方面。比如医疗卫生人员在处置疫情防控中形成的专项报告、临床救治情况、病案病例、诊疗方案、流行病学报告、消毒评价报告、病理报告等均可以作为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的业绩成果。如有作出突出贡献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此外,《举措》提到, 还将对以下三类有职称倾斜:
1.对参加一线防控工作表现突出的、引领作用发挥明显的医疗卫生骨干人员,经核准可相应放宽条件或破格申报;
2.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时给予倾斜照顾,可适当放宽资格条件、缩短申报年限;
3.对所在单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没有空缺的,可按规定申请特设岗位。
绩效工资向岗位风险高、加班加点多的一线人员倾斜
《举措》加大了绩效工资倾斜支持力度。
一是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各地应结合实际,根据防控任务和风险程度等因素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核增额度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单列管理,不纳入绩效工资水平核定基数。
二是具体分配重点向岗位风险程度高、加班加点多及其他作出突出贡献参与一线防控工作的人员倾斜。
也就是说,除基本工资外还增加了疫情防控绩效工资,同时医护人员加班也有所补偿,这是对抗疫医务人员价值最直观的体现。
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经费 哪些可以补?谁来补?
常态化核酸检测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抗疫第一防线,却常常因检测采样、检测经费不足,难以开展工作。对此,《举措》提到,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保障,哪些可以补?谁来补?具体如下:
1.核酸检测、采样:所需经费,应检尽检人员由地方政府按规定付费。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各项服务,比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发热患者闭环管理、上门服务、网格化巡查等新冠疫情防控任务,由政府统筹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按规定可用于新冠疫情防控的补助经费和疫情防控专项经费等。
3.其他购买服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疫情防控购买服务的可用资金,采取政府专项付费购买方式给予补偿。
其中,核酸采样、检测经费,具体按照《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浙江省财政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的通知》规定执行。
走访、慰问这类医务人员
《举措》还指出,对这类医务人员,要确保走访慰问全覆盖。
1.参与集中隔离、集中救治等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
2.定点医院一线医疗卫生人员、援省外医疗队队员、疾控人员。
同时,对家有老人、孩子的一线医疗卫生人员,要建立社区干部联系帮扶制度,帮助解决生活照护、就医、子女教育等实际困难。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务人员无疑是最为辛苦的群体。因此,以务实的举措解决实际问题,为一线医护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工作得更安心。浙江此次下发的《举措》,无疑给其他省份带了个好头。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提高待遇、职称倾斜…浙江八大举措关爱抗疫一线医疗卫生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