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抗癌治疗的潜在不良反应:脱发
2016-01-07
905

常有报道分子靶向抗癌治疗导致脱发。近期,发表在《Ann Oncol》上的一项研究也证实,靶向治疗会导致脱发风险增加。

背景:分子靶向抗癌治疗的引入目前面临新的挑战,其中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尤为值得关注。常常报道脱发事件,但其真正的发病率却尚不清楚。

患者与方法:研究人员试图确定患者在进行致癌途径和肿瘤分子抑制剂治疗过程中,脱发的发病率和风险[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断点集群区域-abelson、B-加速纤维肉瘤、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Janus激酶、MAPK/ERK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平滑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水解酶、CD20、CD30、CD52]。对电子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ASCO的会议摘要进行检索,确定关于脱发的临床试验,并对此进行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

结果:脱发的总体发生率为14.7%[95%置信区间(CI)12.6%~17.2%]——使用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脱发发生率最低,为2.2%(95% CI 0.4%~10.9%),维莫德吉使用者的脱发发生率最高,为56.9%(95% CI 50.5%~63.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所有级别脱发风险增加[相对风险(RR),7.9(95% CI 6.2~10.09,P≤0.01)],但低于化疗组[RR,0.32(95% CI 0.2~0.55,P≤0.01)]。

结论:靶向治疗会导致脱发风险增加。

(选题审校:韩茹 编辑:朱婧)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