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是肛管肠瘘的克罗恩病(CD)的治疗首选,但其治疗肠外瘘(EC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属未知。对此,有研究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结论发表在2014年9月的《Am J Gastroenterol》杂志上。其结果为,在伴ECF的CD患者中,抗TNF治疗可能对将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有效,特别是在没有狭窄和复杂瘘的情况下。
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回顾性的查阅了GETAID中心所完成的、关于使用抗TNF治疗方法治疗所有伴有ECF(包括肛周瘘)的CD患者的结果。他们使用单变量和多元化分析来研究抗TNF治疗的ECF封闭和耐受。
结果:这项研究纳入48位患者(26位女性,平均年龄34.6岁,四分位差25.0~45.5)。平均随访期间为3年(2.0~6.6)。瘘的位置在小肠的有38例,十二指肠的有1例,结肠的有9例。回结肠吻合术中出现瘘的病例有17例(35%)。16位患者(33%)的瘘涉及多段肠,属于复杂瘘,11位患者(23%)有较高的ECF漏出(如果他们带着造瘘袋)。16位患者达到了完整的ECF闭合,其中8位患者在随访中复发。在多元化分析中,完整的ECF闭合术与不存在多发ECF相关,也与无肠狭窄相关。15位患者(31%)发生腹腔脓肿。26位患者需要做ECF切除术。1位患者因为腹腔脓毒症在手术后死亡。
结论:在伴发ECF的CD患者中,抗TNF治疗可能对将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有效,特别是在没有狭窄和复杂瘘的情况下。须仔细选择实行该治疗方法的患者,以防止治疗失败,并提高生存率。
(选题审校:闫盈盈 编辑:余睿智)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