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内tPA疗法的时间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结果
2013-08-08
544

题目:静脉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疗法的时间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结果(Time to treatment with intravenou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nd outcome from acute ischemic stroke)

重要性:随机临床试验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静脉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获益有时间依赖性。然而,发病到治疗(OTT)的时间可影响结局,而有限的样本量对该影响程度的研究有局限性,且调查结果的概括性对临床实践来说是不确定的。

目标:评价OTT时间与使用静脉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疗法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结局的关联程度。

设计、地点和病患:数据分析来自58353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他们在症状出现的4.5小时内使用了tPA,这些患者来自2003年4月~2012年3月之间,1395家参与卒中指南依循计划项目的医院。

主要结局和测量指标:OTT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出院时的步行状态和出院终点的相关性。

结果:在58353位使用tPA的患者中,平均年龄是72岁,50.3%是女性,平均OTT时间是144分钟(四分位差,115~170),9.3%(5404名)的患者的OTT时间是0~90分钟,77.2%的患者(45029位)的OTT时间是91~180分钟,13.6%患者(7902名)的OTT时间是181~270分钟。87.7%的患者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平均得分是11(四分位差,6~17)。通常病患因素与OTT时间较短的相关性较大,包括较大的卒中严重程度(比值比[OR]2.8;95%置信区间[CI],2.5~3.1/增加5分),由救护车送达的时间(OR为5.9;95% CI,4.5~7.3),在正常办公时间送达(OR为4.6;95% CI,3.8~5.4)。在所有患者中,有5142名患者(8.8%)在送至医院的过程中死亡,2873名(4.9%)患者有颅内出血,19491(33.4%)名患者在出院时能够独立行走,22541名(38.6%)患者出院回家。更短的发病到治疗的时间,每增加15分钟,会降低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OR为0.96;95% CI,0.95~0.98;P<0.001),并降低症状性颅内出血(OR为0.96;95% CI,0.95~0.98;P<0.001),出院时能达到独立行走的情况增加(OR为1.04;95% CI,1.03~1.05;P<0.001),且出院率升高(OR为1.03;95% CI,1.02~1.04;P<0.001)。

结论和相关性:在美国临床实践登记处,尽早的溶栓治疗与死亡率的降低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相关,以及急性缺血性卒中出院时独立行走率和出院率更高。这些发现能支持更大的努力,以到医院医院就诊并改善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

(选题审校:易湛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JAMA. 2013 Jun 19;309(23):2480-8.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780461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