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医情绪不能在医务人员身上发泄
2014-04-08
273

伤医事件频频发生为哪般?患者心底普遍潜藏仇医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上或多或少地存在或蔓延,进而对医院及医务人员怀有极大的不信任。一旦被惹恼,就失去理智,根本不顾忌行为后果。这种突然爆发的力量,破坏力非常强,不仅会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安全造成危害,扰乱正常的医院诊疗秩序,更会对社会的道德底线造成冲击。

2月底,浙医二院一怀孕护士被患者及家属殴打。下午3点多,王萍和往常一样为病人办理挂号手续。排队看医生的病人里面有一对母女,母亲看起来四十多岁,女儿姓濮,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母亲挂了消化内科的号,女儿没有挂号,应该只是陪母亲过来的。大概3点半左右,女儿突然也想看病了,于是打算排队加挂一个号,当时排在她前面的只有一个人。

  

轮到濮某时,王萍开始在电脑上输入她的个人信息。这时,一个已经就诊过的病人过来咨询,王萍便一边输入信息一边回答病人的咨询。

  

大概过了1分钟左右,濮某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便指着王萍的鼻子破口大骂。王萍受了委屈,又和濮某解释不清,便离开座位,想找消化内科的医生过来和濮某沟通。

  

正在这时,濮某和她母亲突然从后面跟了上来,抓住王萍的头发就开始打骂。两人的拳头犹如雨点一样落在王萍的脸上,顿时她满脸出血,皮肤裂开了好几道伤口。

  

“别打我了,我有身孕在身。”王萍连连求饶,并弯腰保护肚子。

  

然而,母女二人并未停手。听说王萍怀着身孕,母女二人反倒变本加厉,拿脚踢向了王萍的肚子,直到旁边的医生和群众反应过来将他们拉开。

护士被成脑震荡、先兆流产。34岁的她算是一名高龄产妇,前几年因为体质不好流产过一次,这一回好不容易再怀上,却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患者“踢怀孕护士肚子”,实非社会能够承受之重。患者为何如此暴戾?就因为碰巧一名已经看过病的患者来向该护士咨询,护士就跟这个患者稍微解释了一下,要求加号的患者就觉得受到了护士的冷落?我们不禁要问:母亲何必为难母亲?

 

在目前现实中,虽然有些医务人员的医德乏善可陈,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但是剔除医务人员的个人医德问题,事实上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的责任,主要在医疗保障体制,而不在医务人员。不幸的是,那些自认为受到不公待遇的患者无法找“体制”去控诉,只能找现实的人——医务人员来发泄。

社会弥漫仇医情绪,医务人员屡次成为“社会病”的替罪羊,引发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害性事件,既是医务人员的不幸,也是患者的悲哀,值得社会反思。对此,我们每一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漠然处之,否则,类似的悲剧还会上演。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