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什么最重要?答案当然是人才。尤其是医疗行业,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是托起整个科室的顶梁柱。然而现实是高精尖人才就那么多,为了满足自己的发展,医疗行业内爆发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激烈的人才争夺大战,在这场大战中,公立医院也未能幸免。去年底开始的南京医疗人才争夺战目前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到底哪家医院能如愿收获“千里马”呢?
最近,许多患者发现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普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江志伟的名字,悄悄出现在江苏省中医院的专家门诊名单上。据了解,江志伟医生现在担任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主任一职,擅长胃肠疾病外科的他是杠杠的实力派。而与他一同加盟省中医院的还有同科室5位医生、3位护士及妇科的两位专家。
人才争夺聚焦国内外医学大咖
而南京市中医院也不甘示弱,此前麾下已收进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专家董国华及该院七八位医生、护士。并且董国华团队的加盟,强大了该院原本“弱不禁风”的心脏科。如今南京市中医院能正常开展过去不敢想的心胸外科手术,医院负责人骄傲地表示,我们也能“两条腿走路了”。
除了“挖”别家医院的外科能手,一些医院甚至将目光瞄准了国内顶尖教授和国际一流专家。
南京鼓楼医院在今年初成功聘请原江苏省人民医院著名肝脏外科专家孙倍成教授成为该院的副院长。据悉,孙倍成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博士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作为高精尖人才,他的跳槽引起了业内不小的轰动。而孙倍成教授也很快向“伯乐”展现了他的实力——短短三个月内他与团队完成16例肝移植,包括活体肝移植和肝肾联合移植等,让鼓楼医院活体肝移植迅速迈入国内第一“方阵”。
而作为反击,大哥大地位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则放眼全球,加紧引进国际高端人才。7月11日,该院大手笔地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迈克尔•罗斯巴什教授及美国科学院院士袁钧瑛教授和美国波士顿大学俞强教授聘为医院特聘专家,定期邀请他们来办讲座、学术指导等。在此之前,于金明、葛均波两位院士领衔的“院士工作站”也落户该院。
在南京各大医院,“洋专家”的身影已经不足为奇。今年三月份起,南京市第一医院引进了美国知名心脏外科专家麦克•卡麦克教授,令他们本就强大的心内、心外科更加锦上添花。
高端人才流动百利于行业和患者
目前全国临床医生约310万左右,每年60万医学毕业生中,最后能成为医生的比例约为20%。“健康中国”战略正在实施部署,未来3-5年,医院扩床位趋势还将继续,医学人才仍是各家医院必争之所在。
此外,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未来必将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趋势。对大医院来说,患者人数虽然少了,但对他们诊治疑难杂症的技术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对顶尖医学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而培养专家并非一朝一夕促成,在此前景下,“挖墙脚”成为医院壮大自己实力的一条捷径。
人才合理流动打破了有些医院“藏私”的现象,有利于行业和学科的发展,而且能推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于行业、患者都是百利之事。但人才争夺要在一定秩序下进行,以避免恶性竞争引起负面效应,最终导致全行业受到冲击。
好在许多医生,尤其大专家教授跳槽,往往不是单纯被高职高薪吸引,他们更看重医院平台能否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有人说,医生又苦又累,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可要小编说,各行各业都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而做医生能离成功更进一步,他日磨炼为某领域专家还怕医院不挤破脑袋争抢吗?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