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抗血栓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性别差异研究
2025-10-23
27

抗血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是已确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指南推荐治疗标准。2025年7月,发表在BMJ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考察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抗血栓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性别差异。


目的


评估已确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抗血栓治疗效果的性别相关差异。


设计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数据来源


Ovid 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自建库到2025年4月。


纳入标准


纳入的研究为报告了性别分层结局(包括缺血和大出血事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比较了冠状动脉疾病中任何实验性vs对照性抗血栓策略。


数据提取和综合


两名审评员提取数据并评估偏倚风险。为了避免生态偏倚,开发了一个试验框架来评估抗血栓治疗效果中的性别相关异质性。性别特异性风险估计值以风险比( 95% 置信区间)的形式报告,而试验水平的风险比则与逆方差模型汇总。


结果


共纳入33项试验,包括274433例参与者,其中72601例(中位比例25%)为女性。患者在1999—2025年间入组。在22项研究中,187580例患者共发生6018例死亡(3064例接受强化抗血栓治疗的患者死亡,2954例接受非强化治疗的患者死亡)。女性和男性接受强化vs非强化的抗血栓治疗的全因死亡相对风险相当,无性别交互作用(相互作用风险比1.06,95%CI 0.94~1.19;交互作用P=0.33;I2=0.00%;异质性P=0.76)。172504例患者中发生了7558例心肌梗死。


在男性和女性中,强化抗血栓治疗与心肌梗死风险降低约15%相关(交互作用风险比1.05,0.95~1.17;相互作用P=0.36;I2=14.05%;异质性P=0.28)。相反,无论性别,强化vs非强化抗血栓治疗的大出血都显著增加了约40%(相互作用风险比0.99,0.86~1.15;相互作用P=0.93;I2=33.56%;异质性P=0.05)。总体而言,发生了4003例大出血事件(2384例发生在接受强化治疗的患者中,1619例发生在非强化治疗患者中)。


结论


在已确诊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抗血栓治疗在女性和男性中呈现了一致的疗效和安全性结局。


声明


本文为专业研究人员文献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其语言表述不能完全反映原文献的研究内容,仅为读者提供信息参考。如需了解文献研究的详细情况,需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检索路径,查找并阅读原文献。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 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PICCOLO R, LAINO A, VITALE A P, et al. Sex related differences i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J,2025,390:e082974.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