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亚、罗仁忠教授:儿童外耳道炎诊疗概览
2025-09-09
8

外耳道炎(otitis externa)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广泛的感染性炎症。这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的发病与气温和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发病率很高,因而又被称为“热带耳”。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


【病因】


正常的外耳道皮肤及其附属腺体的分泌对外耳道具有保护作用,当外耳道皮肤本身的抵抗力下降或损伤,微生物进入引起感染,发生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症。如病人有全身性慢性疾病,抵抗力差,或局部病因长期未予去除,炎症会迁延为慢性。


1.温度升高,空气湿度过大,腺体分泌受到影响,降低了局部的防御能力。


2.水液浸渍,外耳道局部环境的改变:游泳、洗澡或洗头,水进入外耳道,浸泡皮肤,角质层被破坏,微生物得以侵入。另外,外耳道略偏酸性,各种因素改变了这种酸性环境,都会使外耳道的抵抗力下降。


3.外伤,如挖耳时不慎损伤外耳道皮肤,或异物擦伤皮肤,引起感染。


4.急慢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刺激、浸泡,使皮肤损伤感染。


5.全身性疾病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外耳道也易感染,且不易治愈,如糖尿病、慢性肾炎、内分泌紊乱、贫血等。


外耳道的致病菌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同一地区的致病菌种可因季节而不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


【临床表现】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发病初期耳内有灼热感、耳痛,随病情发展,耳痛逐渐加剧,咀嚼或说话时加重。随病情的发展,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并逐渐增多,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稠成脓性。婴幼儿可能缺乏主诉,莫名原因的哭闹且不能安抚,穿衣等动作触碰耳部时躲闪、哭闹等症状时需要排除外耳道炎。查体有耳屏压痛和耳郭牵引痛,因患儿疼痛剧烈,检查者动作要轻柔。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潮湿(图1),如病情严重,耳郭周围可水肿,耳周淋巴结肿胀或压痛。

 

图1急性外耳道炎耳内镜下表现

图1急性外耳道炎耳内镜下表现


外耳道皮肤充血明显,肿胀,附着白色分泌物。鼓膜松弛部充血


2.慢性外耳道炎


患儿感耳痒不适,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如由于游泳、洗澡水进入外耳道,或挖耳损伤外耳道可转为急性感染,具有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


【治疗】


严重的外耳道炎需全身应用抗生素;耳痛剧烈者给止痛药和镇静剂。在尚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时,局部选择酸化的广谱抗生素滴耳液治疗。慢性外耳道炎保持局部清洁,局部用酸化的干燥的药物,可联合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清洁外耳道,保证局部清洁、干燥和引流通畅,保持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可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预防】


儿童外耳道炎要以预防为主,改掉不良的挖耳习惯,游泳、洗头、洗澡时不要让水进入外耳道内,如有水进入外耳道内,可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出,或患耳向下,蹦跳几下,让水流出后擦干,不要用棉棒用力搔刮外耳道。


作者介绍
王小亚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擅长耳科及听力学相关疾病的诊治,听力障碍的诊治,耳廓畸形的无创矫正,儿童耳鼻喉常见疾病处理。


作者介绍
罗仁忠 主任医师

科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听力高危新生儿筛查、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小儿听神经病的科研与临床、家族性遗传性聋家系调查、聋儿听力补偿及有关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咨询等。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 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