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中老年人小睡模式与全因死亡相关性的研究
2025-07-20
1402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白天小睡的时间、持续时间和变异性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一项对英国生物样本库数据(纳入86000多名非轮班工人)的分析表明,小睡时间越长、日间小睡持续时间变异性越大、中午和下午早些时候小睡的比例越高,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睡眠医学科首席研究员Chenlu Gao博士介绍:“我们的研究填补了知识的空白,表明不仅是一个人是否小睡,而且他们小睡的持续时间、变异性以及何时小睡,可能是未来健康风险的有意义的指标。然而,重要的是要强调,这些都是相关性。因为这项研究的设计是观察性的,我们不能确定小睡模式是否会导致更高的死亡风险,或仅仅反映潜在的健康状况。”


研究结果于6月11日在SLEEP 2025上公布。


健康状况下降的早期指标?


Gao解释:“虽然许多研究已经考察了睡眠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夜间睡眠,往往忽略了白天的睡眠。然而,小睡是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有其自身的健康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86565名非轮班工人中,评估了睡眠活动记录仪测量的客观日间小睡行为是否能预测全因死亡率。


该队列基线时的平均年龄为63岁,57%为女性。通过睡眠活动记录仪连续监测7天,研究人员将白天小睡定义为上午9点至下午7点之间的睡眠。


小睡持续时间中位数为0.40h/d,其中34%的小睡发生在上午9点至11点,10%的小睡发生在上午11点至下午1点,14%的小睡发生在下午1点至3点,19%的小睡发生在下午3点至5点,23%的小睡发生在下午5点至7点。


在11年的随访期间,5189名(6.0%)参与者死亡。总的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参与者小睡时间逐渐变长,且越来越不规律,小睡时间分布也逐渐向下午时段偏移。


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BMI、吸烟、饮酒和夜间睡眠时间)后,较长的小睡时间与死亡率增加相关[风险比(hazard ratio,HR),1 SD为1.20;P<0.0001]。


更大的个体内变异性(HR,1 SD为1.14;P<0.0001)及上午11点至下午1点(HR,1 SD为1.07;P=0.0005)和下午1点至3点小睡的百分比更高(HR,1 SD为1.07;P=0.0002)也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研究人员在摘要中指出:“这些发现强调了评估小睡行为在中老年人死亡风险分层中的潜在重要性。”


Gao说:“长时间或更不规律的小睡可能反映了夜间睡眠不足、昼夜节律紊乱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抑郁症或早期神经退行性改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类型的小睡可作为健康状况下降的早期标志。然而,研究人员未在这项研究中专门测试这些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这些相关性背后的生物途径。”


询问小睡的情况


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睡眠医学研究项目主任、医学教授、医学博士James A. Rowley评论:“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医生询问患者的睡眠习惯,他们也应该询问小睡,而不仅仅是询问夜间睡眠时间。换句话说,医生应该问患者,‘你白天小睡吗?’我们不能忽视白天小睡,对白天小睡的病因学进行评估很重要。”


Rowley指出,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包括患者是否获得足够的夜间睡眠。潜在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或不宁腿综合征,会起作用吗?另一种疾病,如慢性心衰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也会扰乱夜间睡眠并导致白天小睡?


声明


本文为专业研究人员文献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其语言表述不能完全反映原文献的研究内容,仅为读者提供信息参考。如需了解文献研究的详细情况,需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检索路径,查找并阅读原文献。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 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NappingPatterns in Older Adults Tied to All-Cause Mortality[EB/OL].(2025-06-11)[2025-06-12].

(3)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