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最佳管理策略尚不可知。2015年8月,发表在《Lancet Oncol》的一项3期、随机、多中心IMPRESS研究旨在评估持续吉非替尼联合化疗vs单纯化疗治疗EGFR-突变-阳性,且对一线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进展后继续使用无法延长患者的PFS。
背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最佳管理策略尚不可知。我们的目的是评估持续吉非替尼联合化疗vs单纯化疗治疗EGFR-突变-阳性,且对一线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该3期、随机、多中心IMPRESS研究在欧洲和亚太地区11个国家的71中心进行。纳入的患者年龄为18岁及以上,经病理证实、未进行过化疗、IIIB–IV期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吉非替尼治疗且最近出现疾病进展(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版1.1)。受试者被随机分配(1:1),由中心区组随机分为口服吉非替尼250mg或安慰剂(片剂),每日一次;随机不包括分层因素。每个周期的第一天所有患者还接受了基于铂类药物的双药化疗,即顺铂75 mg/m2联合培美曲塞500 mg/m2。在完成了6个化疗周期后,患者继续随机分配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符合另一个停药标准。所有研究人员和受试者对治疗分配不知晓。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的无进展生存期。接受至少一个剂量研究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安全性评估。该研究已招募完成,但仍在对患者进行整体生存随访。这项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NCT01544179。
结果:在2012年3月29日~2013年12月20日期间,265例患者被随机分配:133人进入吉非替尼组,132人安慰剂组。数据截止时(2014年5月5日),吉非替尼组98人(74%)疾病进展,安慰剂组107人(81%)(危险比0.86,95% CI 0.65~1.13;P=0.27;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4个月,[吉非替尼组95% CI 4.5~5.7和安慰剂组4.6~5.5])。任何等级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吉非替尼组85/132患者[64%],安慰剂组81/132[61%]患者)和食欲下降(65[49%]和45[34%])。3级以上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贫血(吉非替尼组11/132名患者[8%],安慰剂组5/132名患者[4%])和中性粒细胞减少(9[7%],7[5%])。吉非替尼组37/132例患者(28%)和安慰剂组28/132患者(21%)报告了不良事件。
解释:对于接受含铂类药物双药化疗作为序贯治疗的患者来说,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进展后持续使用不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基于铂类药物的双药化疗仍然是该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选题审校:张萌萌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