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各大媒体都曾报道过“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而且还曾登上微博热搜榜,医学专业被唱衰。但“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其实是数据的误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在看到以后,也曾在朋友圈纠正。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王维民称,事实是,可以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本科临床专业每年招生规模在12万人左右!其他的只是“医学相关专业(如基础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医学检验、医学英语等,没有资格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不属于“临床专业学生”。
此前,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在接受采访时曾给出数据:“尽管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10万人。”
为何会有这一数据呢?《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6年普通高等院校医学毕业生的人数为674263人,而2016年,全国新增执业医师142990人。由此可以看出,张宏冰教授所说的“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应该是60多万的医学毕业生和10多万的新增执业医师。
对此,王维民解释说:“真正能考取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只有临床专业的学生。”
据悉,目前,全国大约有180所医学院校,每年招收的临床专业学生大概只有10万~12万人,这些专业的学生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之后,才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而那些医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在非(执照)医行业,是没有处方权的。
针对年轻人不愿当医生这种说法,王维民表示,95%左右的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都去当医生了。他个人认为,尽管这些年伤医事件频出,医患关系也比较复杂,但是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实施,各方面矛盾都有缓和的趋势,整体而言,医生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还是比较高的。不过,他也坦言,医学生将来成为医生后的辛苦确实存在。
在王维民看来,兴趣还是是否学医的第一位,如果不感兴趣,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很难坚持下来。至于年轻人都普遍关心的收入问题,王维民表示,和社会其他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没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想赚大钱,学医一定不是最好的选择。
尽管不存在“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这种夸张的说法,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医护人员的子女从医的比例非常低。中国医师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
在小编看来,想让更多人穿上“白大褂”,还需要改革不完善的医疗制度,给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执业环境,提高医生的阳光收入。最重要的是,如何吸引这些医学生去基层工作更重要,因为很多医学生不是不想从医,而是大医院进不去,基层又不愿去……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