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诺奖得主屠呦呦:争议背后是淡然
2015-10-13
246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高兴之余也引发巨大争议。屠呦呦的“三无”身份(无留学背景、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引人瞩目。同时,关于荣誉到底是属于个人还是属于集体,也引发有关公平性的激烈讨论。对于这些争议,屠呦呦本人怎么说呢?

近日,屠呦呦在家中接受了《纽约时报》采访。

屠呦呦的家位于北京一座公寓的20层。她的丈夫李廷昭是一位冶金工程师。

关于研究

回忆工作的开始,屠呦呦介绍,中国与北越的关系曾经非常好。在越战期间,他们发生了流行性疟疾。疟疾导致的士兵战斗力损失是打仗损失的两到三倍。疟原虫已对所有现成药物都产生了抗药性。美国也在努力研究新药,因为他们也因疟疾损失士兵。在她所在的研究所,因为文革,所有的研究都停下来了,但这个项目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特批的。一家军医院的研究一直没有好的结果,所以他们1969年找到她所在的研究所,要求帮助。他们任命屠呦呦担任项目负责人。年轻的屠呦呦雄心勃勃,很高兴在那个混乱的时候有事情做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混乱,但研究人员们有电、水和显微镜,总是有这些东西。设备都是中国制造的。需要其他设备时,他们会去军队医院。

在小鼠和猴子身上测试了青蒿素,证明它是有效的之后,屠呦呦和两位同事也服了药,表明药不会死人。屠呦呦认为,这是自己作为药物化学家的责任和工作的一部分。

中国当时没有专利这回事,大家对专利一无所知。屠呦呦做的东西都交给领导了。参加任务的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做了贡献。

关于院士评选

屠呦呦表示,自己申请了好几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因为人们告诉她,她应该去申请。她确实得到了一些对这个发现的奖励。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她的单位得了奖。作为小组长,她代表小组领了奖。卫生部长部长曾亲自推荐她当院士。但是,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情况很复杂。

关于荣誉归属

包括屠呦呦以前同事在内的一些批评者说,屠呦呦不应该成为这个成果的唯一发现者,这项工作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对此,屠呦呦说:“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我们都相信集体主义。我只是想好好工作。当然,没有团队,我什么都不是。国外比如美国,很关心应该把功劳归给哪些个人。外国人读了有关历史记录,挑选了我。中国总是奖励集体,但外国的奖励不同。这个荣誉属于我和我的团队,也属于整个国家。我不在乎那么多。我只知道,我做了所有的那些实验。那些记录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查看。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事实。历史就是历史。”

由于腰不好,医生建议屠呦呦尽快做手术。至于12月能否去瑞典领奖,屠呦呦表示不保证会去。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获得了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一种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这段获奖感言,屠呦呦写在了一张纸上,曾一字一句地向记者念出来。她的声音清脆,口音夹带着浓浓的宁波味道。

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在其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得文章中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观点。虽然对于青蒿素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但有三点毋庸置疑:首先,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其次,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此外,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返璞归真,无论蜚语再多,屠呦呦的科学贡献都无法泯灭。正如饶毅所说: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