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男性,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个月以来,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除腹痛、腹泻外,发病后还伴食欲减退、乏力,但无发热、恶心、呕吐,门诊治疗效果不佳,遂住院治疗,所患何病?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65岁。
主诉
反复腹痛、腹泻1个月。
现病史
1个月以来,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腹痛以隐隐作痛为主,腹泻逐渐加重,稀便样、不成形,无不洁饮食史。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发病后除腹痛、腹泻外,伴食欲减退、乏力,但无发热、恶心、呕吐,门诊治疗效果不佳,遂住院治疗。
诊治经过
入院后,其患者自觉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舌苔厚腻而黄,前部薄脱,舌质暗红少津,脉弦数细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8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110U/L,总蛋白(TP)62.2g/L,白蛋白(ALB)22.8g/L,球蛋白(GLOB)39.4g/L,总胆红素(TBil)22.6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9.8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6.8μmol/L。血小板68×109/L。甲胎球蛋白(AFP)6678.8ng/ml,糖类抗原125(CA125)99.5U/ml。B超发现肝S4段见一个大小约6.7cm×4.5cm中等回声团块,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周围可见血流信号。脾厚4.8cm,长约15.3cm。超声造影示经肘静脉注射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1.5ml后,动脉期增强,延迟期见低增强结节。诊断为:肝S4段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提示肝癌。经会诊,认为该患者失去外科手术治疗机会,属晚期肝癌患者,建议内科综合治疗。
患者以腹痛、腹泻为主诉,虽为标证,但当时患者自觉最为痛苦,治疗以甘草泻心汤加减:炙甘草10g,太子参30g,黄连10g,黄芩10g,干姜10g,姜半夏10g,薏苡仁30g,木香10g,生白芍30g,延胡索10g,茯苓30g,白茅根30g,神曲10g,生熟谷麦芽各30g,同时补充微生态制剂。治疗半个月后,腹痛、腹泻有所缓解。
后续在综合治疗(包括抗病毒、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癌)的基础上,主要以脾肾双补以扶正,软坚散结以攻毒,辨证加减以应变。基础处方:地黄(生熟兼用)、五味子、姜黄(以口服某姜黄胶囊为主)、茵陈、甘草、菟丝子、斛寄生、白花蛇舌草、薏苡仁、露蜂房、灵芝、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等。治疗6个月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复查结果显示肝功能改善,AFP显著降低,肝癌肿块略有缩小。患者通过内科综合治疗获得病情缓解、延长生命的较好疗效。
【诊治体会与教训】
本例患者虽以腹痛、腹泻为主证,但在门诊治疗时起初忽视了原发性肝癌的及时诊断与治疗。该患者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进展为原发性肝癌,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按一般胃肠炎治疗,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微生态更加紊乱,致使腹痛、腹泻渐趋加重,患者身体显著虚弱,增加了患者痛苦,应吸取深刻教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容易出现肠道微生态恶化,腹痛、腹泻是其常见症状,肠道微生态是维持肝再生微环境正常的重要因素和环节之一,若因肠道微生态紊乱导致肝再生微环境恶化,会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加重病情。后续通过中西医综合治疗——抗病毒、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癌,中医药扶正固本,攻补兼施,改善微生态,调控肝再生,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较好疗效,可以借鉴。
(李瀚旻 吴娜)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来源:《腹痛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作者:池肇春
页码:573-574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