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祥教授:血液病抗感染诊疗回顾与展望(2)——碳青霉烯类药物在中国上市30年 临床价值几何?
2023-11-16
694

导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已成为一类广谱、强效、细菌耐药率低的药物。人民卫生出版社特别邀请到了国家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建祥教授,就“血液病抗感染诊疗回顾与展望”这一话题展开系列讨论。本期为第2篇内容——碳青霉烯类药物在中国上市30年 临床价值几何?后续将推送第3、4篇内容,敬请关注优医迈公众号推文。

 

 

碳青霉烯类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抗生素。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1976年发现的硫霉素,但其化学稳定性差。亚胺培南则是对硫霉素结构进行修饰,稳定性提高。

 

到了1986年,世界上第一个碳青霉烯类的药物上市,这就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而在中国,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1993年批准上市,距今已经30年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临床实践,也证实碳青霉烯类药物在抗感染治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指导性文件当中,包括2018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作用优点就是抗菌谱广、活性强,对需氧、耐氧菌都有抗菌作用,特别强调了对一些耐药菌(具很强抗菌活性)。碳青霉烯类对一些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常见的抗β内酰胺酶类的肠科菌、大肠杆菌等等,产ESBL的β内酰胺酶的细菌,有比较好的抗菌活性。因此,碳青霉烯类有很好的适应证,对一些耐药菌、需氧厌氧菌(感染)、一些重症感染作用比较强大。

 

目前来讲,碳青霉烯类种类现在有5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

 

那么,亚胺培南这种药物有点特殊,其要和西司他丁组成合剂。为什么组成合剂?其实就是西司他丁是抑制了肾脏的脱氢肽酶,来抑制所谓的肾小管的有机阴离子输送,它是保持了亚胺培南在体内的比较好的长时间的一个浓度,本身来讲(西司他丁)不起到(抗感染)作用。

 

亚胺培南在中国上市30年了,针对抗感染,相关文献也是很多的,做了很多很多临床的实践,也有很多的临床研究。在我国的很多的指南当中,包括《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中也提出,亚胺培南的抗菌谱比较广,整个的作用还是比较强的。

 

在一项研究当中,比如粒缺伴发热的一些研究当中,亚胺培南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活性,比那些含酶抑制剂的头孢药物要好。

 

同时,目前中国有耐药监测网。耐药监测网监测显示,当前我们国家肠杆菌属的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这种药物还是有比较好的使用前景。

 

此外,在成本分析当中也显示,亚胺培南的治疗费用并不高,并不高于其他药物。

 

也就是说,该药物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治疗性的、高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介绍
王建祥 教授

国家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前任主任委员

J Hematol & Oncol  副主编

Blood 编委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主编(2012-2016)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 主任委员 (2012-2015)

“杰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突贡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

CD19、CD33 CAR-T主要研发者

白血病治疗领军人,预后分层、强化诱导、全程管理,显著改善了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牵头制定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多部诊治指南。

NIH博士后杰出研究奖,第十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一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王建祥教授:血液病抗感染诊疗回顾与展望(2)——碳青霉烯类药物在中国上市30年 临床价值几何?

(3)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