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ABVD方案vs斯坦福V方案
2015-07-06
602

2015年6月,发表于《J Clin Oncol》的一篇文章对比了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中ABVD化疗联合或不联合放疗的方案vs斯坦福V方案。结果显示,未发现两个方案之间有实质性的统计学差异。

目的:III期北美群际E2496试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中化疗联合或不联合放疗)比较了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花碱和达卡巴嗪(ABVD)和甲氮芥、阿霉素、长春新碱、博来霉素、长春花碱、依托泊苷和强的松(斯坦福V)。报告了I期或II期肿块型纵隔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预期亚组分析的结果。

患者和方法: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每28天一次的ABVD,共6~8个周期,或者每周一次斯坦福V,共12周。化疗完成后2~3周,所有患者在纵隔膜,肺门和锁骨上区域接受36 Gy的调整后病灶区局部放疗(IFRT)。斯坦福V组患者在诊断时接受IFRT的区域扩展至位点外≥5厘米处。主要终点是无治疗失败存活(FFS)和总存活期(OS)。

结果:在794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中,264名患者患I期或II期肿块型疾病,135名患者使用ABVD,129名患者使用斯坦福V。匹配患者特征。ABVD组的总体响应率为83%,斯坦福V组的总体响应率为88%。平均6.5年的随访中,这项研究排除了ABVD和斯坦福V组间5年FFS差异超过21%,5年OS差异超过16%(5年FFS:85% vs 79%;HR,0.68;95% CI,0.37~1.25;P=0.22;5年OS:96% v 92%;HR,0.49;95% CI,0.16~1.47;P=0.19)。每组<10%的患者在局部放射区复发。

结论:对于I期或I期I肿块型纵隔HL患者,尽管研究效度有限,但未发现两个方案之间有实质性的统计学差异。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专门对该亚组结果进行报道的前瞻性试验,且该试验设置了一个基准用于比较正在进行的和将要进行的研究。

(选题审校:张萌萌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