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7月的《J Viral Hepat》杂志中,一篇文章描述了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在慢性乙肝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并介绍了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以评价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变化和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水平(HBsAg)可以预测慢性乙肝(CHB)的治疗反应。研究人员评价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变化和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379位未经核素治疗的乙肝阳性或阴性患者被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每日0.5mg恩替卡韦单独治疗(182例),另一组接受300mg替诺福韦联合治疗(197例),疗程100周。在基线、12周、48周和96周的时候计算HBsAg水平。各亚组间(丙氨酸转氨酶(ALT)、基因型、年龄和治疗类型)基线HBsAg平均水平相差不多,但是乙肝阳性患者水平要比阴性患者水平高。在这些经核素治疗的乙肝阳性或阴性患者中,乙肝阳性患者在96周时被观察到HBsAg水平有明显下降,特别是在那些HBeAg随后下降的患者中。
(选题审校:马翔 编辑:余睿智)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