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争议。2014年10月,发表在《BMJ》的一项前瞻性随访36年的研究显示,使用口服避孕药与特定原因死亡相关,增加了暴力或意外死亡率以及乳腺癌的死亡数,然而口服避孕药可降低卵巢癌的死亡率。
目的:确定使用口服避孕药与全因死亡率和死因别死亡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
试验设置:护理师健康研究,1976至2012年间收集的数据。
人群:对121701名受试者前瞻性随访36年;从1976~1982年,每两年一次对参与者口服避孕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
主要结果和方法:自随访直到2012年对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率和死因别死亡率进行评估。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与口服避孕药相关的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的相对风险。
结果:在有口服避孕药使用记录的121577位女性中,63626名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52%),57951名曾经使用过口服避孕药(48%)。36年随访后,有31286例死亡记录。没有发现口服避孕药与全因死亡率有相关性。然而与未服用避孕药组相比,有使用口服避孕药记录的参与者暴力或意外死亡更常见 (风险比1.20, 95%置信区间1.04~1.37)。长时间使用口服避孕药与特定原因死亡的关联性更大,包括因乳腺癌导致的早死(趋势检验P<0.0001)和卵巢癌死亡率的降低(P=0.002)。自最后一次使用距离的时间也与特定死亡相关,其中包括与暴力或意外死亡成正相关(P=0.005)。
结论:有口服避孕药记录的参与者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使用口服避孕药与特定原因死亡相关,增加了暴力或意外死亡率以及乳腺癌的死亡数,然而口服避孕药可降低卵巢癌的死亡率。这些研究结果是关于早期口服避孕药制剂的,早期的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更高,而目前常用的第三和第四代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含量更低。
(选题审校:李潇潇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由于该研究未分析1982年以后的口服避孕药使用情况,结果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