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发表在《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估了口服抗菌药物预防术后尿道感染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插导尿管期间,每日预防性使用呋喃妥因并不能减少骨盆成形术后短期使用导尿管患者尿道感染(UTI)的风险。
目的:评估骨盆成形术后接受经尿道插管术的患者,预防性使用呋喃妥因是否能够预防术后尿道感染(UTI)。
方法: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中,接受骨盆成形术的受试者如果存在下面的情况,在尿道插管期间被随机分配接受100mg呋喃妥因或安慰剂,每日一次:1)解除了尿道导尿管或进行间歇性自我导尿;或2)住院前一晚经尿道插了导尿管。我们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手术后3周内治疗临床疑似或培养证实UTI。借助χ2与逻辑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假设p值为0.05的效能为80%,156例参与者需要证实的UTI减少了2/3。
结果:在159名参与者中,81名患者(51%)接受呋喃妥因,78名患者(49%)接受安慰剂。除呋喃妥因组子宫切除术的的比率较低外,基线人口统计学、手术特点、持续时间与导尿类型,或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呋喃妥因预防并不能降低手术后3周内治疗UTI的风险(呋喃妥因组的UTI为22%,安慰剂有为13%,相对危险度为1.73,95%可信区间0.85~3.52,p=0.12)。绝经前妇女的尿道感染治疗比例较高,而糖尿病患者较低,且置管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逻辑回归在校正了更年期、糖尿病、手术前排泄后残留尿量、肌酐清除率、子宫切除术与置管时间后,呋喃妥因组与安慰剂组的UTI仍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插导尿管期间,每日预防使用呋喃妥因并不能降低骨盆成形术后短期使用导尿管患者的UTI风险。
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www.clinicaltrials.gov,NCT01450800。
证据等级:I。
(选题审校:唐惠林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