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纤维蛋白溶解剂用于外周动脉缺血最有效?
2014-01-20
295

2013年12月,发表于《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的一篇文章研究了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用于外周动脉闭塞的有效性。一些证据表明,在改善外周动脉闭塞患者导管开放方面,动脉内阿替普酶比动脉内链激酶或静脉内阿替普酶更有效。

背景:外周动脉溶栓被用于治疗外周动脉缺血。最初使用链激酶,但由于对安全性的担忧从而寻找其他药物。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t -PA )已日益成为外周动脉溶栓治疗的一线药物。这些药物的潜在优势包括改进的安全性,更好的疗效和更快速的响应。尿激酶,重组葡激酶和alfimperase等新药物相继推出。本评价是对2010年首次发表评价的更新。

目的:确定哪些纤维蛋白溶解剂用于外周动脉缺血最有效。

检索方法:对于此更新,Cochrane周围血管疾病试验检索协调员(TSC)检索了专门注册中心(最后检索2013年3月)和CENTRAL(2013年第3期),检索比较纤溶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选择标准:比较纤维蛋白溶解剂治疗外周动脉闭塞的随机对照试验。

数据收集和分析:对以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血管通畅,溶解时间,保肢,截肢,死亡,以及包括主要出血,卒中和远端栓塞的并发症。

主要结果: 纳入5项RCTs,共687名参与者,包括一系列临床适应证。此更新未纳入新的研究。在一个3臂的研究中,动脉内rt-PA比动脉内链激酶(P<0.04)或静脉内 rt-PA(P<0.01)的导管开放情况更好。在外周动脉闭塞的参与者中,尿激酶或rt-PA的30天四肢情况无显著差异。尽管纤维蛋白溶解剂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但动脉内尿激酶和动脉内rt-PA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3臂的研究中,静脉rt-PA和动脉内溶栓酶造成的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均显著高于动脉内rt-PA(P<0.05)。

作者的结论:一些证据表明,在改善外周动脉闭塞患者导管开放方面,动脉内rt-PA比动脉内链激酶或静脉内rt-PA更有效。没有证据表明,rt-PA比尿激酶能更有效地治疗外周动脉闭塞,且一些证据表明由于剂型的原因使用rt-PA能更快达到初始的溶栓。在统计学上,rt-PA造成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显著高于其他药物。然而,所有的结果都来自小样本研究且资料贫乏,这意味着不能得出明确结论。

(选题审校:唐惠林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