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常用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常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联合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然而,近年来关于PCI术后早期停用阿司匹林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2025年8月,发表在N Engl J Med的一项研究带来这方面的一些证据。
背景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在成功进行PCI后不久即停用阿司匹林,仅采用强效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是否有效且安全,目前尚不明确。
方法
研究人员在巴西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成功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患者入院后的前4天内,将其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疗程为12个月,一组停用阿司匹林,仅接受强效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单药治疗;另一组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联合强效P2Y12抑制剂)。本研究终点为两个分级指标,并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进行评估:其一为由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或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构成的复合终点(采用非劣效性检验,非劣效性界值为2.5个百分点);其二为主要出血或临床相关非主要出血(采用优效性检验)。
结果
意向治疗人群共纳入3410例患者(单药治疗组1712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1698例)。12个月时,单药治疗组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分别有119例患者(Kaplan-Meier估计值7.0%)和93例患者(Kaplan-Meier估计值5.5%)发生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或紧急血运重建事件(绝对风险差异为1.47个百分点;95%CI,-0.16~3.10;非劣效性检验p=0.11)。
单药治疗组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分别有33例患者(Kaplan-Meier估计值2.0%)和82例患者(Kaplan-Meier估计值4.9%)发生主要出血或临床相关非主要出血(绝对风险差异为-2.97个百分点;95%CI,-4.20~-1.73)。
单药治疗组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分别有12例患者和4例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
结论
对于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成功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就12个月时死亡或缺血事件的复合终点而言,强效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法未能被证实不劣于双联抗血小板疗法。
声明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 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1]GUIMARÃES P O, FRANKEN M, TAVARES C A M, et al. Early Withdrawal of Aspirin after PCI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N Engl J Med, 2025 Aug 31. DOI: 10.1056/NEJMoa2507980.
Copyright © 2025 Merck & Co., Inc., Rahway, NJ, USA and its affiliat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