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下咽癌合并早期食管癌及同步放化疗诊治经验分享
2025-08-29
29

48岁男性,因左颈肿物伴咽痛3个月余,肿物生长明显伴呼吸困难2周气管切开后收入头颈放疗科。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8岁。因左颈肿物伴咽痛3个月余,肿物生长明显伴呼吸困难2周气管切开后于2011年8月31日收入头颈放疗科。3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颈部肿物伴有咽痛,肿物渐增大,2周前出现肿物增大明显,伴有呼吸困难。来本院检查考虑下咽癌合并早期食管癌左颈转移。因肿瘤生长迅速,呼吸困难,经过头颈MDT查房决定立刻术前放化疗,控制肿瘤生长,再考虑手术治疗。经气管切开后收入头颈放疗科病房,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放疗DT 50Gy,化疗:2周期顺铂50mg,静脉滴注,第1~3天。之后淋巴结明显缩小,下咽病变缩小,休息5周后于2011年11月14日收入头颈外科。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尚可,大小便基本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否认家族肿瘤遗传病史;吸烟30余年,20支/天;饮酒20余年,8两/天。


【影像学及特殊检查】


1.2011年8月10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


鼻腔进镜顺利,黏膜未见异常。鼻咽部未见明显异常。口咽双扁桃体未见肿大。左梨状窝可见菜花样肿物(活检4块),环后区和下咽后壁偏左侧受累及,右梨状窝未见明显受累,病变向下侵达梨状窝尖,未达食管入口。左侧会厌皱襞明显增宽,考虑累及。肿物向前侵犯挤压左侧杓会厌皱襞和左侧皱裂,喉入口处明显狭窄。右侧皱裂基本完整,双侧声带基本光滑,左侧声带活动略受限,右侧声带活动正常(图1)。


内镜诊断:下咽癌,性质待病理检查。


2.2011年8月18日电子胃镜


检查所见:距门齿为29~31cm 12~3点位食管可见一浅表隆起+浅表凹陷性病变,病变宽基无活动性,病变表面黏膜粗糙、糜烂(活检4块),余食管黏膜粗糙且碘染色后全食管黏膜呈花斑样改变,以距门齿约25cm 5点位为著(活检1块),食管胃交界线距门齿约为40cm。贲门嵴根部黏膜粗糙(距门齿约41cm,活检2块)。胃底及胃体未见明显异常,胃窦部黏膜充血、粗糙,幽门充血、水肿(图2)。所见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异常。


内镜诊断:

(1)食管浅表隆起+浅表凹陷性病变(性质待病理检查,距门齿约为29~31cm),考虑为早期食管癌,建议本院超声内镜检查。

(2)食管黏膜粗糙且碘染色阳性(性质待定,距门齿24cm)。

(3)贲门嵴根部黏膜充血、粗糙(性质待病理检查)。

(4)全食管黏膜粗糙且碘染色呈花斑样改变,建议密切随诊、定期复查。


 

图1左梨状窝可见菜花样肿物、环后区和下咽后壁偏左侧受累及

图1左梨状窝可见菜花样肿物、环后区和下咽后壁偏左侧受累及

图2食管浅表隆起+浅表凹陷性病变、考虑为早期食管癌

图2食管浅表隆起+浅表凹陷性病变、考虑为早期食管癌


3.2011年8月11日颈部胸部CT


检查所见:左侧喉部声门上明显增厚,局部肿物形成,呈不均匀性强化,最大截面约2.8cm×3.0cm(图3)。左颈部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呈不均匀性强化,大者3.8cm×5.8cm(图4);右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鼻咽、口咽、下咽、甲状腺未见明确异常。食管下段及贲门区管壁略有增厚,最厚处约0.7cm。左肺上叶可见少许索条影,脊柱旁可见肺大疱。纵隔、双肺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肝左叶0.8cm低密度结节,肝Ⅴ段及Ⅶ段交界处1.3cm×1.4cm结节。


影像学诊断:喉癌,声门上型;左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食管下段及贲门区管壁增厚,可符合食管下段贲门癌;右肺上叶陈旧性病变;肝Ⅴ段及Ⅶ段交界处结节,需警惕转移瘤;肝左叶囊肿,右叶钙化。


图3左侧喉部声门上明显增厚

图3左侧喉部声门上明显增厚

图4左颈部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呈不均匀强化

图4左颈部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呈不均匀强化


4.2011年8月18日超声


左颈巨大肿物,建议穿刺检查,左颈、右中颈多发淋巴结肿大;肝内多发实性结节,考虑血管瘤可能大。


5.2011年8月18日活检病理


(1)(贲门)胃黏膜组织呈慢性炎症,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肠上皮化生。(食管29~31cm)鳞状上皮原位癌,局部有早期浸润。(食管24cm)少许鳞状上皮。


(2)(左梨状窝)鳞状细胞癌。


6.2011年10月9日电子喉镜检查


放疗中喉镜,检查所见:右侧鼻腔狭窄,内镜不能通过并检查,鼻咽偏右观察不满意。所见鼻咽部未见明显异常。口咽双侧扁桃体未见明显肿大。下咽偏左溃疡,主要位于左侧梨状窝侧壁、左侧梨状窝内侧壁、左侧咽会厌皱襞、左侧杓会厌皱襞、会厌喉面偏左及部分左侧室襞,左侧皱裂肿胀,环后区无法完全张开,局部观察不满意。左侧声带活动减弱略受限,右侧声带活动正常(图5)。

 

图5放疗中喉镜、下咽偏左溃疡

图5放疗中喉镜、下咽偏左溃疡


内镜诊断:下咽癌放疗中,与本院2011年8月10日内镜检查对比,病变局部有明显好转。


7.2011年10月8日术前放疗后颈胸部增强CT


“下咽癌合并食管癌放化疗中,气管切开术后”复查,与2011年8月11日及2011年8月22日CT比较:


(1)原左侧梨状窝、左侧杓会厌皱襞、左侧喉旁间隙软组织肿物,较前明显减小,现仅左侧杓会厌皱襞、左侧喉旁间隙软组织略增厚(图6),请密切随诊;其余鼻旁窦、鼻咽、口咽、甲状腺未见明确异常。


(2)左侧颈深链转移淋巴结,较前减小,现约2.1cm×2.1cm(图7),大部分液化,其余颈部、锁骨上、纵隔各区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图6左侧杓会厌皱襞、左侧喉旁间隙软组织略增厚

图6左侧杓会厌皱襞、左侧喉旁间隙软组织略增厚

图7左侧颈深链转移淋巴结,较前减小

图7左侧颈深链转移淋巴结,较前减小


(3)气管切开术后,局部未见明确异常。


(4)右肺上叶慢性炎性条索,左下肺可见斑片影,考虑炎症;余肺内未见明确异常。


(5)心包、胸腔未见积液。


(6)食管-胃连接处略增厚,大致同前;CT片中肝左叶无强化灶,约1.0cm,同前相仿,考虑囊肿;肝右叶被膜下含钙化结节,考虑良性,同前相仿;肝右后叶高血供结节,约0.6cm,血管瘤可能大;肝右叶被膜下低密度区(良性可能大,请密切随诊或超声检查)。


【入院诊断】


1.下咽癌左颈淋巴结转移术前同步放化疗后(T3N3M0

2.食管下段早期癌


【治疗经过】


2011年11月17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全喉、全下咽、全食管、左甲状腺切除,左颈扩大根治性淋巴结清扫,胃代食管,胸大肌皮瓣修复,气管造瘘术。经口腔插管给予全麻后先由胸科医生侧开胸,全程游离食管、胃和周围组织,于贲门处断食管,充分游离胃体向下至幽门处,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和胃右血管,考虑胃上提充分,留置后关胸,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仰卧位再次常规消毒铺巾,行颈部T形切口,因左颈部淋巴结侵犯皮肤,切除约5cm×4cm相应皮肤。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游离皮瓣。断颈外静脉、颈前静脉上下端,断带状肌上下端,沿带状肌外侧缘解剖颈总动脉内侧至椎体前。探查发现:左侧颈部淋巴结多发肿大,大者约4cm,质硬,固定,侵犯皮肤约3.5cm。左侧下咽、喉内黏膜水肿,左梨状窝前壁可见溃疡性肿物约0.5cm,带状肌水肿,余未见明确肿瘤。断甲状腺峡部,保留右侧甲状腺,双侧解剖至椎体前,上方切除舌骨,会厌谷水平横断下咽全周,提起喉体下咽于椎体前向下解剖。前方于气管切开切口下方1cm处横断气管切除左甲状腺,清扫左侧颈Ⅵ区淋巴脂肪组织。同时行左侧根治性颈清扫,切除相应受侵的皮肤、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连同Ⅱ~Ⅴ区所有淋巴脂肪组织一并清扫。之后将全食管由颈部拉出。将制备好的胃经过食管床上提至口咽端,将胃底重新打开切口与口咽吻合。检查血运和吻合良好,置颈部引流管,将制备好的胸大肌皮瓣转移至颈部,修复颈部皮肤缺损。关闭伤口,气管皮肤造瘘。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术后处理】


1.监测生命体征;应用抗生素。

2.注意颈胸部伤口及引流情况。

3.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4.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术后病理】


全喉、全下咽、全食管:左梨状窝及杓会皱襞被覆鳞状上皮黏膜下见多灶钙化,周围见组织细胞聚集、多核巨细胞反应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未见明确肿瘤残留,符合重度治疗后改变。肿瘤未累及喉腔及甲状腺。舌根切缘及气管切缘未见癌组织累及。食管早期斑块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周围鳞状上皮呈原位癌改变。下切缘及贲门未见癌。


(左颈清扫)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6):纤维脂肪结缔组织、横纹肌组织内见多灶钙化,周围见组织细胞聚集、多核巨细胞反应及炎细胞浸润,未见明确癌组织残留。甲状腺左叶及气管食管沟清扫(0/4):甲状腺组织未见癌累及。左颌下清扫(0/1):并见唾液腺组织。


【术后随诊】


1.2012年2月18日颈部CT “下咽癌,放疗后”复查,与2011年11月10日颈部CT图像比较:


(1)下咽及喉部及颈段食管术后改变,局部管壁增厚,边界不清楚,累及皮下脂肪间隙及甲状腺右叶,建议定期复查。


(2)颈部气管插管术后改变,甲状腺左叶、峡部缺如,请结合手术情况。


(3)双侧上颌窦炎症改变。鼻咽、口咽、喉部、甲状腺未见明确异常。


(4)左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改变,左侧颌下腺缺如。余颈部未见明确新发肿大淋巴结。


(5)扫描范围内右肺尖少许条索影。


2.2012年9月18日颈部超声 “下咽癌术后,左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复查: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3.2013年3月7日颈胸部CT “下咽癌放疗后、术后1年余”复查,与2012年2月18日颈部CT图像及2011年11月15日胸部CT图像比较:


(1)下咽及喉部及食管术后改变,气管造瘘;左侧颌下腺、甲状腺左叶缺如,术区脂肪密度填充,未见明显异常增多、异常强化的软组织影,建议随诊。


(2)气管切除,纵隔胃。


(3)双侧上颌窦炎症改变,同前相仿;余颈部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


(4)左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改变,余颈部、锁骨上、纵隔、肺门区未见明确新发肿大淋巴结。


(5)双肺多发斑片影,较前新出现,考虑炎症;右肺尖条索影、肺大疱,同前相仿。


(6)双侧胸腔、心包未见积液。


(7)扫描范围内肝左叶囊肿,同前相仿。


4.2013年12月4日颈、腹部超声 左侧颈部呈术后改变,右上颈见低回声结节约0.9cm×0.5cm,可见淋巴门,未见明确血流,余双颈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双侧腮腺回声均匀,未见明确占位。左侧颌下腺术后,右侧颌下腺未见明确占位。肝脏回声均匀,左叶见约1.2cm无回声结节,肝右叶见多发高回声结节,其一约1.7cm×1.0cm,边界清楚,未见明确血流,胆囊、胰腺、脾脏、双肾未见占位。


超声诊断:右上颈淋巴结探及;肝囊肿;肝内实性结节,血管瘤可能大。


5.2015年1月22日颈胸CT “下咽鳞癌放疗后、术后1年余”复查,与2013年3月7日颈胸部CT图像比较:


(1)下咽及喉部及食管术后改变,纵隔胃,气管造瘘;左侧颌下腺、甲状腺左叶缺如,术区脂肪密度填充,未见明显异常增多、异常强化的软组织影,同前相仿,请继续随诊。


(2)双侧上颌窦炎症改变,较前略减轻;余颈部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


(3)左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改变,余颈部、锁骨上、纵隔、肺门区未见明确新发肿大淋巴结。


(4)双肺多发斑片影,较前吸收;右肺尖条索影、肺大疱,同前相仿。


(5)双侧胸腔、心包未见积液。


(6)扫描范围内肝左叶囊肿,同前相仿。


6.2016年2月26日电子胃镜 口底胃吻合口距门齿约为12cm,吻合口黏膜光滑、完整,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及溃疡,吻合口无明显狭窄,内镜通过尚顺利。所见残胃黏膜充血、水肿,幽门充血、水肿。所见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异常。


内镜诊断:下咽癌、食管癌放疗后术后。


(1)口底-胃吻合口黏膜光滑、完整,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及溃疡,建议密切随诊。

(2)建议鼻咽喉镜检查。


7.2015年1月25日因发现舌活动不适2个月再次来本院检查,发现右侧舌缘后1/3菜花样肿物,累及舌根、磨牙后及软腭,肿瘤约2.5cm大小,右上颈部淋巴结肿大1.3cm×0.7cm。活检为鳞状细胞癌。再次全麻下行经口腔部分舌、舌根、软腭切除,右颈部Ⅰ~Ⅲ区清扫术。术中发现肿瘤累及范围局限,不需要皮瓣修复,行局部切除后拉拢缝合。


术后病理示:舌根及软腭高-中分化鳞癌,肿瘤呈两灶,伴炎细胞浸润及脓肿形成,肿瘤累及舌肌,癌旁黏膜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肿瘤细胞退变不明显。


(磨牙后内切缘)冰1冷冻制片:见鳞状上皮局灶不典型增生。(右磨牙后外切缘)冰2、(口底切缘)冰3、(舌前切缘)冰4、(舌背切缘)冰5、(前基底切缘)冰6、(后基底切缘)冰7、(右磨牙后内切缘2)冰8:均未见癌。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1)。


8.2017年2月9日电子喉镜检查 “下咽癌放疗后术后,舌癌术后2年复查”,鼻腔进镜顺利。鼻咽部黏膜光滑,未见明显异常。口咽后壁基本平整。喉部呈术后改变,全喉及下咽切除,术区表面较平整,未见明显肿瘤征象。经口观察,口咽右侧壁至右侧舌根部明显隆起、增厚、粗糙(活检),余舌未见明显异常(图8)。


内镜诊断:


(1)下咽癌放疗后术后,术区未见明显肿瘤征象。

(2)舌癌术后2年,口咽右侧壁至右侧舌根部明显隆起、增厚、粗糙,肿瘤复发?性质待病理检查。


9.2017年2月20日再次因为右侧口咽部疼痛2周复查,发现右侧咽前柱磨牙后近舌根片状肿物1.5cm×0.5cm,表浅,未累及黏膜下。取活检为原位癌。于2017年2月23日全麻下再次局部切除,未修复。术后愈合良好。


术后病理示:(右侧口咽肿瘤)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局灶可疑间质浸润,伴重度烧灼退变。肿瘤细胞呈轻度退变,伴间质纤维化及炎细胞浸润,符合轻度治疗后反应。

 

图8舌癌术后2年,口咽右侧壁至右侧舌根部明显隆起、增厚、粗糙,肿瘤复发?

图8舌癌术后2年,口咽右侧壁至右侧舌根部明显隆起、增厚、粗糙,肿瘤复发?


舌切缘、口底切缘、后弓切缘、下磨牙后切缘、上磨牙后切缘、颊黏膜切缘、舌根基底切缘、扁桃体基底切缘:未见肿瘤。


10.2018年3月1日颈胸 CT “左梨状窝癌(鳞癌)自2011年9月5日同步放化疗后(下咽重度治疗后反应,未见肿瘤残留,LNM0/16;食管原发低分化鳞癌,局限于黏膜下层)2011年11月17日术后,舌癌(高-中分化鳞癌,两灶,侵及舌肌,LNM0/11)2015年1月26日术后”,与2017年2月7日颈胸部CT图像比较:


(1)全喉、下咽、食管、左侧颌下腺、甲状腺左叶、左颈静脉、左胸锁乳突肌切除、咽胃吻合、左颈肌皮瓣修复、颈前气管造瘘术后改变;术区未见明确肿瘤复发征象,同前相仿,请结合临床。


(2)双侧筛窦、上颌窦慢性炎症,较前有所减轻。


(3)右上肺不规则斑片条索影,右肺胸膜下微小钙化,右上后胸膜下肺大疱,同前大致相仿。


(4)双颈部、腋窝、胸内未见短径大于1cm淋巴结。


(5)余颈部、左肺未见明确异常。


(6)双侧胸腔、心包未见积液。


(7)扫描范围内肝脏Ⅶ段血管瘤、Ⅳ段囊肿、Ⅵ段后外缘钙化灶,同前相仿。


11.2018年3月2日电子鼻咽喉镜 “下咽癌放疗后全喉术后,舌癌术后3年复查,右口咽癌术后1年余”。鼻腔进镜顺利。鼻咽部黏膜光滑,未见明显异常。口咽后壁基本平整。喉部呈术后改变,全喉及下咽切除,术区表面较平整,未见明显肿瘤征象。经口观察,口咽右侧壁至右侧舌根部呈术后改变,术区表面基本平整,未见明显肿瘤征象,余舌未见明显异常(图9)。


图9下咽癌放疗后全喉术后,舌癌术后3年复查,右口咽癌术后1年余

图9下咽癌放疗后全喉术后,舌癌术后3年复查,右口咽癌术后1年余


内镜诊断:

(1)下咽癌放疗后术后,术区未见明显肿瘤征象。

(2)舌癌及右侧口咽癌术后,术区未见明显肿瘤征象。建议定期复查。


【专家点评】


诊断


患者因颈部肿物合并咽痛为主诉,首先考虑喉癌或下咽癌颈转移可能,其次考虑其他常见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电子喉镜和颈胸部增强CT是必须要做的,喉镜可以检查鼻咽部、口咽部、喉、下咽和颈段气管,这些部位有肿瘤可以明确诊断并取得病理。一旦明确是下咽癌后,胃镜是必须做的,因为30%下咽癌患者常常合并食管癌,为了防止漏诊,需要检查胃镜。为了明确颈部淋巴结和下咽病变的累及范围需要行颈胸部增强CT,看看肿瘤是否侵犯颈部大血管,是否有肺转移等。


治疗方案的选择


①患者有一个短期内肿瘤迅速生长的病史,这种情况在所有的肿瘤患者中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预示着肿瘤恶性程度非常高,肿瘤增殖加速,很容易引起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手术不易切除干净。②下咽癌合并了下段食管癌,但是目前情况看,引起患者致命的主要因素还是下咽和颈部淋巴结,所以控制下咽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应该放在首位。最终这种情况只能采用尽快地放化疗来控制肿瘤的生长,达到外科能进行手术根治的理想状态。


手术方案的选择


经过术前放化疗后肿瘤控制还较理想,肿瘤明显缩小。尽管肿瘤明显缩小,但还是需要手术。①食管下段癌仍存在;②肿瘤在各种检查看仍然存在,无论是下咽,还是淋巴结,并且淋巴结转移侵犯了皮肤;③即使是术后病理阴性,根据以往治疗经验,仍然有肿瘤复发的可能,只有进行根治性手术才可以控制肿瘤复发;④术中发现下咽喉组织水肿严重,这说明有可能是放疗引起,但也有可能容易引起肿瘤的浸润。全喉、全下咽、全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是一个合适的术式。


术后3年发生舌癌累及舌根,这可能和患者个人生活过量饮酒、吸烟习惯有关。长期的过量饮酒、吸烟,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消化道癌变,临床上针对这一类人群,需要关注上呼吸道、消化道的检查。


下咽癌很容易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在临床N0的患者中,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概率达到30%,所以针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要积极处理。淋巴结转移一旦侵犯皮肤也是预后差的一个因素,这种情况需要将皮肤切除的范围必须充分,在肿瘤外至少1cm以上。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 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