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进展报告2021】降压药ARBs增加患癌风险?大规模研究提示比窦娥还冤
2021-12-01
1193

有段时间,有权威机构提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或增加癌症风险,ARBs被推上风口浪尖。但其实,基础研究表明,理论上ARBs应该可以抗癌。到底哪个结论更可信?
 
2021年2月,发表在《J Clin Med》的一项在韩国开展的大规模全国性队列研究,站队长期服用ARBs或可降低癌症风险。
 
ARBs理论上能降低癌症风险 部分临床研究却提示增加风险
 
已经证明,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成人高血压指南推荐,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ARBs和钙通道阻滞剂(CCBs)作为主要药物,β-受体阻滞剂(BBs)和α-受体阻滞剂作为次要药物用于治疗没有强制性适应证的高血压患者,如心力衰竭、肾病和心绞痛。
 
不同国家的高血压患者使用各类降压药的比例不同。考虑到降压药要长期使用,且是不间断的,而且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第二大死亡原因,在选择主要降压药时,考察偶发癌症是否可能为副作用有合理性。
 
降压药是否会增加癌症风险,尚不清楚,根据癌症类型和降压药类别的不同,数据也有所不同。此外,大量数据表明,高血压与癌症发病率之间存在关联,尤其是肾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这使得降压药与癌症的潜在关联更加复杂。
 
ARBs是20世纪90年代引入的降压药,代表了最新的降压药,其长期使用与偶发癌症的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坎地沙坦研究首次提出ARBs有潜在癌症风险,随后进行了多项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一项荟萃分析显示,ARBs与癌症发展风险增加相关,而后续的另外两项荟萃分析并没有发现ARBs使用者相比对照组有更高的癌症风险。
 
此外,一些机制证据为ARBs可能通过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刺激而产生抗肿瘤作用这为一些观点提供了生物学理论支撑。
 
韩国最新研究:长期使用ARBs 癌症风险或显著降低
 
发表在《J Clin Med》的该项在韩国进行的大规模全国性队列研究,评估了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与偶发癌症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利用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数据库,分析了最初未患癌症并使用以下种类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的癌症发病风险:ACEIs;ARBs;BBs;CCBs和利尿剂。
 
在平均8.6年的随访期内,最初70549名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中,4513人(6.4%)患癌症。
 
与未服用ARBs个体相比,在粗模型(风险比[HR]:0.74,95%置信区间[CI]:0.696~0.794)和完全调整模型(HR:0.833,95%CI:0.775~0.896)中,ARBs使用与总体癌症风险降低相关。
 
其他降压药,包括ACEIs、CCBs、BBs和利尿剂,总体上与癌症发生率没有显著相关性。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使用ARBs与癌症发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与使用其他种类降压药物患者相比,使用普通降压药物的患者患癌症的风险总体上没有增加。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ARBs使用与总体癌症风险的降低独立相关。
 
研究者推测 ARBs主要降低的是肝癌和胃癌风险

 
当前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1、与其他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相比,普通降压药与癌症风险增加并不相关。
 
2、在五种常见降压药(ACEIs、BBs、CCBs、ARBs和利尿剂)中,与其他降压药相比,ARBs与总体癌症风险降低独立相关,降低幅度约为17%,且随着ARBs使用时间的延长,总体癌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在使用ARBs≥9年的个体中,总体癌症发病风险降低高达33%。
 
3、ARBs在肿瘤发展中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已知的是,ARBs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并刺激AT2R开放。血管紧张素II可能通过AT1R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和血管生成,ARBs对AT1R的长期拮抗可能导致AT2R信号的持续激活。一些研究者认为,AT2R刺激可产生抗肿瘤作用。
 
4、根据特定部位的分析,研究者推测,ARBs降低癌症风险的原因是肝癌和胃癌减少,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理论上,新血管生成是肝癌的关键致病机制之一,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似乎是ARBs抗血管生成和抗纤维化活性的一种可能的抗肿瘤机制。AT1R在胃癌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胃癌的进展。此外,AT1R拮抗剂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5、除ARBs使用者外,BB、CCB和利尿剂使用者中几种部位特异性癌症的发病率也降低。
 
6、只有BB使用者的膀胱癌发病风险增加,但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这种关联是否存在。
 
总之,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普通降压药物与总体癌症风险增加不相关,ARBs与总体癌症风险降低独立相关。
 
 
 
(选题审校:田盼辉  编辑:余霞霞)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J Clin Med. 2021 Feb 15;10(4):771.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the Risk of Cancer: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671916/

(3)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