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进展报告2021】李琳教授专访:盘点肺癌内科诊疗重要变化(1)—医生手握武器在增多 多学科协作点亮长生存希望
2021-11-17
1340

导语:曾经,晚期肺癌几乎等于宣判死刑。如今,靶向、免疫等新式抗癌武器出现,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晚期肺癌走上了长生存之路。借国际肺癌关注月这个契机,人民卫生出版社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琳教授,就“盘点肺癌内科诊疗重要变化”这一话题展开系列讨论。本期为第1篇内容——医生手握武器在增多 多学科协作点亮长生存希望。后续将推送第2、3、4篇内容,敬请关注优医迈公众号推文。


这些年,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越来越长,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感慨很多。


还记得,当初刚进科里工作的时候,面对晚期肺癌患者,都会说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年,面对的是患者和家属非常绝望的心情。现如今,随着精准治疗的发展,治疗药物也越来越多,我们会谈到应用靶向、免疫治疗,谈3年甚至5年生存率。所以,现在对晚期肺癌患者,肿瘤内科医生拥有了更多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能够把晚期肺癌当作慢病去管理。晚期患者的慢病化管理已经不再是梦想,已来到了我们身边。


随着患者生存的延长,以及治疗手段的增加,肿瘤内科医生的挑战也是越来越多。如何更好地应用手中的武器,以及如何与其他学科团结协作,即多学科讨论(MDT),尤为重要。无论是晚期患者,还是局晚和早期患者,可能都会牵涉到MDT。


MDT讨论,已经成了肿瘤内科医生日常工作的一个部分。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即便是晚期患者,同样可能会用到放疗,用到手术治疗。同样,早期患者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同时,也经常会融入内科治疗,如新辅助治疗之后再给予手术,再或是在手术之后进行辅助化疗,现在甚至是辅助靶向治疗。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还提出辅助免疫(治疗)的问题。所以,各个学科之间的治疗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这样的治疗之下,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原来的不到5%,现在给予靶向、免疫(治疗)以后,PD-L1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在30%以上,这是一个极大的发展。


谈到这些发展,所有患者治疗上或者生存上的进步,有赖于精准地检测。也就是说,给予患者什么样的治疗,首先基于能够精准地区分这些患者。所以,检测平台对驱动基因表达检测的(结果),(决定了)给予患者什么样的靶向药;以及对驱动基因阴性的这部分患者,哪些患者需给予免疫单药治疗,(哪些)需联合化疗,或者再加上抗血管治疗。这个过程中,内科医生同样面临非常多的选择。这对肿瘤内科医生既是挑战,也带来很多机遇,能够让晚期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


所以,面对肺癌患者,再或是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时候,肿瘤内科医生不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化疗医生,而是拥有了化疗、靶向、免疫甚至是生物治疗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再与各个学科,如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的医生们一起,共同服务于肺癌患者。


作者介绍
李琳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肺癌分委会常务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内科学组组长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JCO中文版肺癌专刊编委,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杂志编委,Aging Medicine杂志编委,癌症杂志编委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肺癌进展报告2021】李琳教授专访:盘点肺癌内科诊疗重要变化—医生手握武器在增多 多学科协作点亮长生存希望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