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也许是最好的患者!中国年轻医生的百字短文登上柳叶刀
2021-09-17
612

人类的悲观无法相通,彼此之间像是是隔着几重铁壁,如街角的狂笑必然不能理解屋檐下的泪眼。身强体壮的医生,一遍遍告诉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病人“我理解你”,直到自己成为病人,才明白没有理解。医生一次次陈述自己太过辛苦,拿一瓶葡萄糖续命,患者只担心这瓶葡萄糖会不会记在自己账上。

 

近期,我国一名年轻医生的百字日记“当一名年轻的肝胆外科医生面对自己的肝脏病变诊断时”,刊登在《柳叶刀》上,讲述了自己由医生变为患者时的所思所想所做,感叹医生也许是最好的患者。

 

年轻医生用百字谈变成病人的感受

 

文章的主角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的Tian Ming医生。

 

文中写道:作为一名肝胆胰外科的准医生,刚接受完培训,第一天入职做健康检查,就在肝脏发现了一个低密度阴影。这个5 cm×5 cm的阴影,让其迅速完成了角色转换,从一名外科医生“变”成了一位患者。

 

同事为其安排入院。入院后,进一步进行增强MRI检查,确诊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查阅指南中的诊断建议后,其也认可这一诊断。

 

随后,再次面临重大决定,是否要做肝切除术?其查阅了欧洲肝病研究协会关于良性肝脏肿瘤的临床指南,指南指出:如无症状,建议保守治疗方法。

 

最后,这位年轻的医生出院了。

 

作者写道:“这是一次奇妙的体验,以这样的方式与我的新同事见面,并不算太糟糕。医生是最差的病人吗?医生也许是最好的患者。”

 

医生成为病人 瞬间理解了患者…

 

这样的体验,并不少见,医生也没有获得疾病豁免金牌,也是随时有可能做被病魔亲吻的倒霉鬼。

 

下面这位医生,也是因为一次体检,在第三个本命年成为了一名肺癌患者,开始为成为5年生存率中的一分子而努力。

 

这位医生感叹到:“不得不说学医的人都有一个强大的心脏,直到术前谈话说到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时候,还没有感到恐惧和焦虑……只是在被负责手术的大叔推着穿过病区时,看着眼前不断闪过的日光灯,突然想起曾进修的某医院科室墙上的一句话:if I am a patient……的确,如果让医生和患者有机会互换身份,设身处地体验一下对方的不易,相比医患关系要比现在和谐的多……”

 

这位医生无疑也为“医生是最好的患者”作了注脚,表示“不会去抱怨为什么别人可以健健康康长命百岁,自己才过而立之年就要为5年生存率而奋斗。相反要感谢这次遭遇,让自己活得更明白,更通透!”

 

患者难有机会当一次医生 理解医生

 

医生有机会成为病人,瞬间理解了患者,可多数患者难有机会当一次医生,理解医生。

 

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医生连续8小时做了两台手术,刚下手术,喉干欲裂,拿一瓶葡萄糖水,大口大口的喝了下去。大家都感叹医生真的很辛苦,为了病人兢兢业业,在手术台上一丝不苟,全心全意为患者负责。正当大家为医生而感动时,有人却突然在网络中评论,医生所喝的这瓶葡萄糖水,到底是由医院报销,还是由患者家属报销……

 

这样的评论,能让医生的心瞬间跌进冰窟窿!这段视频,医生的本意或是想让大家看看医生的不易,可有的网友看到的却是自己的钱袋子。

 

医生注定要孤独前行

 

医生,诚然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尽力使之康复;但安抚患者心情,解除其思想包袱,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前一部分,因医学的局限性,固然很难时时做到,后一部分看似简单,也未必就可以,只能尽量。

 

但是,一旦医生当一次患者,大概率会像上述两位医生,既是最好的患者,如能重新穿白大褂,定是一位暖医

 

但是,患者鲜有机会真正体验行医的艰辛和如履薄冰,真正理解医生。其实这很正常,自己没有经历的事情,某些看法难免会有局限性。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将地主刻画的生动极了,让读者读后像是遇见了有些熟识的人物,描述农奴就没那么鲜活了,因为果戈理自己是地主。

 

所以,医生有机会真正理解患者,但患者很难理解医生。当医生,注定要孤独前行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当医生成为患者,中国年轻医生百字“日记”荣登《柳叶刀》

(5)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