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野营归来经常低烧腹痛 皆因一口溪水下肚
2020-09-16
386

14岁男性,2周前参加野营,途中曾喝过溪水。主诉经常性低热、上腹部疼痛,伴随体重减轻4.5kg。腹部CT扫描发现肝区有一个5.0cm×4.0cm的囊性、多房性块状物。穿刺病变部位,穿刺液检出革兰阳性球菌,链状排列,细菌培养及生化反应的结果确认病原菌为米勒链球菌群(S﹒milleri)。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临床病史
 
患儿:男性,14岁。症状:主诉经常性低热、上腹部疼痛,伴随体重减轻4.5kg。既往史:入院2周前参加野营,途中曾喝过溪水。体格检查:上腹部中度触痛。其他检查:入院后取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切片,组织学检查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腹部CT扫描发现肝区有一个5.0cm×4.0cm的囊性、多房性块状物。穿刺病变部位,抽出棕色黏性液体,革兰染色、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及结核菌培养。穿刺液细胞学检查示急性炎症坏死细胞。
 
2﹒检验结果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见表1。微生物学检验结果:①革兰染色结果:革兰阳性链球菌;②培养结果:细菌培养(血平板)灰白色小菌落,有草绿色溶血环;真菌培养未生长;结核菌培养未生长;③生化反应鉴定结果: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V‐P试验阳性、七叶苷试验阳性、菊糖/山梨醇/甘露醇产酸阴性;④病原菌鉴定结果:米勒链球菌群(S﹒milleri)生长。
 
表1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
1 
 
3﹒问题与解答
 
(1)患儿哪几项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患儿白细胞计数(WBC)增高,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增高,核左移;穿刺液检出革兰阳性球菌,链状排列,细菌培养及生化反应的结果确认病原菌为S﹒milleri。
 
(2)如何解释患儿这些异常的检验结果?
 
答:患儿WBC增高说明存在炎症。首先列入诊断范围的是胃炎、肠炎、急性阑尾炎。CT扫描检查显示肝脓肿,说明有肝脓肿存在的可能性。由于患儿在近期野营时喝过溪水,增高了肝脓肿的可能性。尽管已确认50%的阿米巴肝脓肿与肠阿米巴无关,但无腹泻病例不能排除痢疾阿米巴感染的可能。患者脓肿病灶穿刺液细菌涂片、培养及鉴定的结果是S﹒milleri。S﹒milleri是兼性厌氧菌,革兰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血平板上从不溶血到溶血。S﹒milleri有3个种:中间链球菌(S﹒intermedius);咽峡链球菌(S﹒anginosus)和星座链球菌(S﹒constellatus),可存在于正常人的咽部。它们常存在于无症状携带者的口腔、鼻咽喉、肠胃道和泌尿生殖道。尽管它们多数以正常菌群的形式存在,但已被证实这些细菌是感染的重要诱因。
 
(3)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由S﹒milleri引起的肝脓肿。从脓液标本和创伤感染部位等处分离出的S﹒milleri多为病原菌而非污染菌。S﹒milleri病原体等可引起菌血症、头和颈感染、胸膜积脓、心内膜炎、蜂窝织炎、皮下脓肿、泌尿生殖道感染,以及脑和肝脓肿。S﹒anginosus和S﹒constellatus可引起许多器官疾病,尤其是S﹒anginosus,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而S﹒intermedius对肝和脑脓肿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4)与其他链球菌的鉴别要点有哪些?
 
答:与其他链球菌的鉴别要点有:
 
1)首先与草绿色链球菌鉴别:革兰阳性球菌,触酶阴性,非β溶血、胆汁溶菌阴性,Optochin阴性,不存在B、D群抗原,6.5%NaCl肉汤不生长,PYR阴性,10℃,45℃不生长,胆汁七叶苷阴性,万古霉素敏感。此类链球菌种较多,目前临床仅鉴定到菌群。
 
2)Lancefield群特异性抗原鉴定。B群为无乳链球菌,F群为S﹒milleri,A、C、G群抗原不是种特异性抗原,还需根据菌落大小和生化反应进一步鉴定。
 
3)PYR试验:化脓性链球菌为阳性。
 
4)杆菌肽敏感试验:化脓性链球菌为阳性,有别于其他PYR阳性的β溶血性细菌(猪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和A群小菌落β溶血性链球菌(S﹒milleri)。此法可作为筛检试验。
 
(徐志毅 方文娟)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来源:《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剖析》

作者:巫向前

页码:341-344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