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视老人配镜半年后又复视 病因何在?
2020-04-09
550

79岁男性,复视,配镜6个月后,复视又回到原状态,且对光敏感,瞌睡欲增高,伴间歇性头疼。血泌乳素(PRL)浓度显著增高,睾酮(T)浓度显著减低,脑部磁共振扫描示垂体部位有肿块。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临床病史
 
患者:男性,79岁。症状:复视、光敏感增高、嗜睡。视觉恶化9个月;最近开始疼痛,伴间歇性头疼。既往史:去夏开始有复视,配镜6个月后,复视又回到原状态,且对光敏感,瞌睡欲增高;曾接受脑部磁共振检查。无烟酒史。药物史:30年前,曾因患非Hodgkin淋巴瘤全身放疗和用环磷酰胺‐羟基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等化疗,身体状态一直良好。体格检查:血压115/70mmHg,脑磁共振检查示本脑垂体有1cm结节,泌乳素(PRL)检验结果为990ng/ml。临床治疗:用多巴激动剂治疗3周,头疼消失、视觉恢复正常。
 
2﹒检验结果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
15 
 
3﹒问题与解答
 
(1)患者哪几项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本患者血泌乳素(PRL)浓度显著增高,睾酮(T)浓度显著减低。
 
(2)如何解释这些明显异常的检验结果?
 
答:PRL由垂体嗜酸性细胞所分泌,其主要功能是发动和维持乳汁分泌,同时影响生长代谢及性功能。PRL分泌受下丘脑泌乳素抑制激素和泌乳素释放激素的调节。生理情况下,PRL主要受泌乳素抑制激素控制。垂体肿瘤引起PRL增高原因有:肿瘤本身可分泌大量PRL,当肿瘤延至蝶鞍之外或颅咽管,压迫第三脑室,使腺垂体失去下丘脑泌乳素抑制激素的抑制,PRL分泌增高。患者脑部磁共振扫描示垂体部位有肿块,其血PRL增高可能与此有关。
 
PRL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的受抑导致了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释放减低,睾丸合成T功能减低,血T浓度减低。
 
患者疑有蝶鞍或蝶鞍上肿块,均需测定血清PRL,如测定结果增高,应先排除药物和其他因素,再进一步做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许多生理、病理因素及药物如精神类药物、抗高血压药物、胃痛抑制药、雌激素和安眠药可引起PRL增高,但这些因素所致的PRL增高很少超过200ng/ml。如血清PRL超过200ng/ml、腺瘤体积超过10mm,则可诊断为泌乳素瘤。PRL浓度低于200ng/ml的腺瘤提示继发于下丘脑抑制,PRL增高程度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巨PRL血症患者缺乏高PRL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和症状,但有高PRL血症的表现,这给良性情况与需手术或治疗干预的鉴别诊断带来困难。
 
20%~40%肢端肥大症患者有高PRL血症,与混合肿瘤或正常PRL抑制机制受到干扰(如多巴胺传递)有关,其他引起高PRL血症的重要原因是甲状腺功能不足,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不仅刺激促甲状腺素(TSH)的分泌,也刺激PRL的分泌。
 
视觉障碍与视神经受压、原发性垂体肿瘤、乳腺癌或肺癌转移至脑垂体有关。导致嗜睡欲增高也与PRL过高有关。
 
(3)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泌PRL的垂体腺瘤,但不排除神经垂体转移性肿瘤。
 
PRL浓度超过990ng/ml、且磁共振扫描阳性,常可诊断分泌PRL垂体腺瘤。甲状腺功能不全患者也是引起高PRL血症的原因,TRH不仅刺激TSH分泌同时也促进PRL分泌,但本患者TSH正常,故可排甲状腺功能不全引起的高PRL血症。
 
(4)要确认诊断,还需进一步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答:评估PRL浓度异常增高需做的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试验[游离甲状腺素(FT4)和TSH],常用于排除甲状腺功能不足引起的高PRL血症;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有助于排除肢端肥大症引起的高PRL血症;同时,还可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T和雌二醇(E2)等激素及蝶鞍部磁共振扫描。
 
近来,推荐PRL常规筛检,对高PRL血清先用PEG处理去除良性巨PRL的干扰后再测,可减低高花费的检查(如磁共振扫描和多巴胺抑制试验)。
 
(冯 星 陆元善 蔡德丰)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来源:《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剖析》

作者:巫向前

页码:198-200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